怎樣養波爾山羊

  波爾山羊原產自南非的好望角地,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瘦肉的山羊,是一個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已被非洲許多國家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引進,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波爾山羊的起源

  波爾山羊原產南非的好望角地。其祖先有三種來源:一是來源於NamagueHottontots和移居“南非班圖人”部落的山羊;二是來自印度山羊;三是來自歐洲山羊。波爾山羊的培育過程據資料記載,波爾山羊的培育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800-1820***在南非好望角地區,隨著牧場主的居住趨於穩定,他們開始對當地山羊的某些特殊性狀進行選擇育種,並形成了體型緊湊結實、勻稱、被毛短的早期波爾山羊,其中以土種型和無角型居多.

  第二階段***開始於20世紀初***此時品種已基本定型。顯著標志是許多羊場向肉用方向選擇,並育成了體型良好、生長快、繁殖率高、體軀被毛短,且頭部和肩部都有紅色毛斑的改良型波爾山羊,但仍有大量的普通型和長毛型.

  第三階段***1959年開始***1959年7月南非波爾山羊品種協會成立,開始了波爾山羊正規化育種。育種協會首先制定了改良波爾山羊的品種標準,對其外形特徵做出規定即被毛白色,頭部紅色並有一條白色毛帶,允許有一定數量的紅斑;面板最好有色,特別是無被毛援蓋處;體質強壯,體型良好,有鷹爪棄;四肢較短,後軀發育良好,肌肉豐滿;其次是隨著波爾山羊的型別、毛色和體型等外形趨於一致,於1970年正式實施波爾山羊生產效能測定計劃,開始進人波爾山羊生產特徵的選擇階段。在鑑定波札那綿羊和山羊肉品質特性後,認為波爾山羊有極好的肉質結構,具有優秀的肉用體型。

  波爾山羊的飼養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對提高羊群的生產力和雜交改良本地羊種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波爾羊數量少,而需求量又很大的情況下,在飼養管理上更要嚴格要求。對種公羊的要求是體質結實,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而精液的數量和品質,取決於飼料的全價性和合理的管理。

  種公羊的飼養,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及無機鹽等,且易消化,適口性好。較理想的飼料中,鮮乾草類有營蓿草、三葉草、山芋藤、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麩皮、豆粕等,其他有胡蘿蔔、南瓜,麥芽,骨粉等。動物蛋白對種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種或採精頻率較高時,要補飼生雞蛋、牛奶等。

  波爾種公羊要單圈飼養,公羊要單獨組群放牧、運動和補飼,除配種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配種季節一般每天採精1次一3次,採精後要讓其安靜休息一會兒。種公羊還要定期進行檢疫、預防接種和防治內、外寄生蟲,並注意觀察日常精神狀態。

  深水縣飼養的波爾羊以舍飼為主,公羊每天放牧結合運動的時間為4小時一6小時,幹粗料為山芋藤、花生秸,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按體重的1%補飼混合精料。採精較頻時,每天補飼2個雞蛋。每天採精1次~2次,3天~4天休息一次,除夏季特別炎熱的時候和冬季特別寒冷的時候精液品質較差不採精外,其餘時間精液品質都較好,幾乎常年可以採精。

  二、母羊的飼養管理

  ***1***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配種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日糧配合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基礎,對斷奶後較瘦弱的母羊,還要適當增加營養,以達到復膘。

  溧水縣種羊場飼養的波爾母羊也以舍飼為主,幹粗飼料如山芋藤、花生秸等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放牧4小時左右,此時期每天每隻另補飼混合精料0.4公斤左右。

  表為混合精料配方種類含粗蛋白代謝能鈣磷

  玉米50%5.1661.8120.0240.126

  豆粕25%11.80.7680.08

  ***2***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在妊娠的前3個月由於胎兒發育較慢,營養需要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在妊娠的後2個月,由於胎兒發育很快,胎兒體重的80%在這兩個月內生長,因此,這兩個月應有充足、全價的營養,代謝水平應提高15%一20%,鈣、磷含量應增加40%一50%,並要有足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溧水飼養的波爾羊妊娠前期基本同空懷期一樣,妊娠後期,每天每隻補飼混合精料0.6公斤一0.8公斤,並每天補飼骨粉3克一5克。產前10天左右還應多喂一些多汁飼料。

  懷孕母羊應加強管理,要防擁擠,防跳溝,防驚群,防滑倒,日常活動要以“慢、穩”為主,不能吃黴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

  ***3***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產後2個月~3個月為哺乳期。在產後2個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後15天~20天內,幾乎是唯一的營養物質,應保證母羊全價飼養。波爾羊羔羊哺乳期一般日增重200克一250克,每增重100克需母乳約500克,而生產500克乳,需要0.3公斤風乾飼料,即33克蛋白質,1.8克鈣和1.2克磷。

  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用量,產後1天~3天內,母羊不能餵過多的精料,不能喂玲、冰水。羔羊斷奶前,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經常打掃、消毒,胎衣和毛團等汙物要及時清除,以防羔羊吞食發病。

  波爾羊在哺乳期除青乾草自由採食外,每天補飼多汁飼料1公斤~2公斤,混合精料0.6公斤~1公斤。為加快波爾羊母羊的繁殖,羔羊出生15天~20天,開始補飼商品乳豬全價料,並逐步喂些青飼料,一般羔羊到2月齡左右斷乳。

  三、羔羊的護理及培育

  羔羊的培育,不僅影響其生長髮育,而且將影響其終生的生長和生產效能。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羔羊的培育。

  初乳期: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全價天然食品。韌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具有營養、抗病和輕瀉作用。羔羊初生後及時吃到初乳,對增強體質,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讓初生羔羊儘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重越快,體質越強,發病少,成活率高。

  常乳期***6天~60天***:這一階段,奶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輔以少量草料。從初生到45日齡,是羔羊體長增長最快的時期;從出生到75日齡是羔羊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此時母羊的泌乳量雖也高,營養也很好,但羔羊要早開食,訓練吃草料,以促進前胃發育,增加營養的來源。一般從10日齡後開始給草,將幼嫩青乾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讓小羊自由來食。生後20天開始訓練吃料,在飼槽裡放上用開水燙後的半溼料,引導小羊去啃,反覆數次小羊就會吃了。注意燙料的溫度不可過高,應與奶溫相同,以免燙傷羊嘴。

  奶、草過渡期***兩月齡至斷奶***:兩個月齡以後的羔羊逐漸以來食為主,哺乳為輔。羔羊能採食飼料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個體發育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促使羔羊正常發育。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質以16%~30%為佳,可消化總養分以74%為宜。此時的羔羊還應給予適當運動。隨著日齡的增加,把羔羊趕到

  牧地上放牧。母羊與子羊分開放牧有利於增重、抓膘和預防寄生蟲病,斷奶的羔羊在轉群或出售前要全部驅蟲。

  羔羊的培育

  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初乳期: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營養物質。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交羊代數

  很多地方都在利用波爾山羊改良地方山羊,廣大飼養戶不知道怎麼識別各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為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這裡介紹一下各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識別方法。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體型特徵要明顯好於本地山羊***槐山羊、奶山羊、黑山羊***,增重速度要明顯高於母體。另外,其雙耳不像母體那樣直豎,而是平直或略微下垂。如果說前面的外表特徵不好識別的話,那麼,利用其雙耳特徵進行識別則是比較容易和絕對必要的。二代波爾山羊雜交羊二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體型特徵、增重速度和體重要明顯優於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其頭部開始出現微紅特徵***但也有不出現此特徵的***。

  波爾山羊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種。它原產於南非,現已分佈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等世界各地,數量已達750萬頭以上。具有繁殖力強、生長快、體格大、產肉多、肉質好、皮板優、遺傳性穩定、適應性廣和雜交改良地方山羊效果顯著等特點。6月齡即可配種受胎,2年產3胎,也可1年產2胎,胎產1~3只,有時高達4只:平均產羔率每胎達200%左右,每年達300%左右;體重母羊可達60~80千克,公羊可達90~130千克,體重可提高20%~30。在世界羊業品種中,波爾山羊體型大、產肉多、效益佳,被人們譽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父”,各國都紛紛將其作為肉山羊生產的終端雜交父系品種來引種、利用。我國有山羊1.7億多隻,其中,除了奶用、絨用、皮用和毛用山羊之外,生產水平低下的肉用山羊及普通山羊就佔了1億多隻。

  一、配種前的管理

  配種前一個月讓母羊處於生長狀態,不宜過肥。配種前3周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對乳期母羊,備一小帳篷,供舐鹽,每天補飼少量玉米。配種前2周—3周放入試情公羊,配種前1個月—2個月接種地方性流產疫苗。

  二、配種季節管理

  1、群體配種。儘可能將青年母羊與成年母羊分開,每35頭—40頭母羊安排1頭公羊。

  2、單一配種。每50頭母羊安排1頭公羊。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炎熱時應將公羊留在小蔭棚中,少量補飼。夜間離開母羊群,放入公羊圈。

  3、人工授精。在發情周期第1天安放陰道海綿栓,週期第14天去除海綿栓。而後在48小時、60小時和72小時,注射0.25毫升0.5毫升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在同一天授精的母羊通常在5天—7天內陸續產羔,因此應在人工授精時做好安排。避免過多母羊在同一時間發情,以免在不良氣候產羔時產生麻煩。人工授精時要有防熱措施,儘可能使母羊安靜。人工授精後,將試情公羊或青年公羊置於與母羊相隔的柵欄中誘情,並維持人工授精前的營養水平。三、配種後的管理

  配種後第一個月維持同樣的飼養管理水平,以防流產。配種後40天用超聲波做妊娠診斷。或將授精母羊做好標記,於14天后與試情公羊放在一起,觀察返情母羊,初步判斷是否受孕。

  四、產羔前的管理

  產羔前2個月—3個月接種抗子宮壞死疫苗。此病的症狀是母羊子宮嚴重炎症,在產羔3天后的短期內死亡。產前1個月服抗疥癬藥,以防乳房感染。在妊娠的最後3周,為保證胎兒的生長,應特別給母羊補充營養,和配種前—樣補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由於波爾山羊的平均產羔率為180%,可出現許多三胞胎情況,補充營養可使羔羊健壯,特別有利於多胞胎維持存活力。

  五、羔羊的管理

  羔羊易因吸奶過量而發生腹瀉,開始感染絛蟲、傳染性膿皰皮炎和布氏桿菌病,應進行預防和對症治療。商品波爾山羊公羔應在產後2—4周內進行去勢。公羔於3月齡、3.5月齡斷奶,母羔和去勢公羔於3.5月齡—4.5月齡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