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季節的養生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在公曆4月20日前後。穀雨有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穀雨季節方面的養生方法,供大家參考。

  穀雨時節的養生與食療

  抓緊養肝

  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穀雨前後尤其要注意“養肝”,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臟氣血,並及時進行疏解,防止肝氣鬱結。

  養肝先要睡得香。《黃帝內經》中記載:“人臥血歸於肝。”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養肝護肝,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加快營養物質的代謝和體內積聚毒素的排出,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如何才能睡得香呢?“夜臥早起”,也就是晚一點睡覺,早一點起床,這和春天的陽氣生髮規律是相對應的。

  另外,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對於肝臟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肝氣順暢通達了,人體各個系統才能順暢,不生百病。這就要求每個人自我調控和駕馭好情緒,心胸開闊,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學會自我舒解,防止肝氣鬱結。聽音樂、釣魚、春遊、打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是舒暢情志的不錯選擇。

  祛溼防痛

  穀雨節氣雨水偏多,天氣潮溼,要防止溼邪侵入人體,出現關節疼痛、消化不良等病症。此時還是各種流行性疾病高發的季節,在注意防潮的同時還需保持室內衛生,注意開窗通風。普通人易為這種天氣煩悶,患有風溼骨病的人此時更要經受疼痛的煎熬。減輕疼痛發作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避免久處溼地,如常接觸水者,應加強防溼措施,如穿鞋、戴手套。女同志穿裙子應避免暴露膝關節。

  ***2***凡有關節疼痛或關節曾受過創傷或扭傷的人,要注意小心護理損傷處,注意保暖,避免著涼,以防病症加重或復發。

  ***3***保持筋骨活動能力,不要坐得太久,不要長時間不動,應適當活動。

  ***4***如疼痛發作,應請醫生治療,鍼灸、推拿及服藥均可採用。

  除了風溼骨痛,穀雨也是神經痛的好發時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預防辦法是調暢情志,避免情緒波動。一旦發病也不用緊張,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對症治療。肋間神經痛在治療上離不開疏肝行氣,活血通絡的原則。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則不外乎風、寒、溼邪侵襲經絡,應辨證施治。三叉神經痛常突然發作,呈閃電樣、刀割樣,往往難以忍受,鍼灸對此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早晚保溫

  穀雨時節是由乾燥向多雨轉換之時,也是春寒向夏熱過渡之季,早晚溫差較大,外出應注意增減衣服,既要注意保暖又要防止因穿得過多出汗脫衣而著涼,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這對關節保養乃至整個身體健康都非常重要。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著涼後很容易導致舊病復發。有過敏體質的人還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

  飲食有擇

  穀雨時節要多吃薏仁和赤小豆,季節養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溼,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溼利水的食物即可。除了薏仁和赤小豆,還包括黑豆、山藥、冬瓜、藕、海帶、鯽魚、豆芽等。同時,要少食酸性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飲用綠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等,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健康人群這個季節適宜的膳食有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等,具有祛風溼、舒筋骨、溫補氣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和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功效。

  俗語說:“穀雨香椿嫩如絲”,此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眾多蔬菜中,香椿的維生素C、維生素E、鈣、蛋白質等含量都名列前茅。食用香椿,順應穀雨節氣的陽氣升發,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體質偏寒、脾胃虛弱的人來說,香椿炒雞蛋再合適不過了。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則宜吃香椿涼拌豆腐,可起到清熱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