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蔬菜的正確有用竅門與方法

  在烹飪的過程中,如果烹飪方法不正確就會使蔬菜的營養流失,那麼所需要補充的營養元素就會沒有了,那麼烹飪蔬菜的時候可以掌握好哪些竅門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蔬菜的竅門,希望能幫到你。

  烹飪蔬菜的竅門

  1、豆類蔬菜:在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蔬菜的豆粒中和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一種能使血液的紅血球凝集的有毒蛋白質,叫做血球凝集素。當食用烹炒不透的這些蔬菜時,常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致死。這些蔬菜還含有一種毒蛋白性質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現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腫大。蠶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種被稱為蠶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壞紅血球,當食用烹炒不透的蠶豆時,會誘發溶血性貧血,這就是著名的“蠶豆病”。建議:豆類蔬菜含有的有毒物質在加熱後便失去活性,所以一定要炒熟、煮透後方可食用。

  2、薯類蔬菜:薯類蔬菜不宜生食的原因是由於含有有毒的苷類物質。澱粉含量很高的木薯塊根中含有生氰苷類,不經浸泡煮熟,食後會發生氰氫酸中毒。至於馬鈴薯塊莖中所含的茄鹼***龍葵鹼***,在見光發綠的皮層中含量極高***可比正常塊莖高10倍***,即便煮熟後也不會破壞,根本不能食用。

  3、含草酸較多的蔬菜:菠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即使要涼拌也要先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蔬菜含有的大部分草酸。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干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導致身體缺鈣。生吃可能會讓你有中毒的風險,因此,在你吃這些蔬菜的時候,千萬記得不要生吃。不同種類的食材,其吃法也是有講究的,有一些蔬菜適合生吃,有一些蔬菜不適合生吃。要想吃得健康,瞭解和掌握各種蔬菜的正確食用方法還是很重要的,你要多學習哦。

  蔬菜的正確食用方法

  一、適宜生吃的蔬菜:

  胡蘿蔔、白蘿蔔、水蘿蔔、番茄、黃瓜、柿子椒、大白菜心、紫包菜等,生吃時最好選擇無公害的綠色蔬菜或有機蔬菜。生吃的方法包括自制蔬菜汁,將新鮮蔬菜適當加點醋、鹽、橄欖油等涼拌,切塊蘸醬食用,也可以學西式的沙拉做法 拌些沙拉醬,等等。

  二、需要焯一下的蔬菜:

  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等焯過後口感更好,它們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也更容易消化;菠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也最好焯一下,因為草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干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大頭菜等芥菜類的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甙,水焯一下,水解後生成揮發性芥子油,味道更好,且能促進消化吸收;馬齒莧等野菜焯一下能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還能防止過敏。而萵苣、荸薺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再吃。

  三、煮熟才能吃的蔬菜:

  1、含澱粉的蔬菜,如土豆、芋頭、山藥等必須熟吃,否則其中的澱粉粒不破裂,人體無法消化;

  2、含有大量的皁甙和血球凝集素的扁豆和四季豆,食用時一定要熟透變色;

  3、豆芽一定要煮熟吃,無論是涼拌還是烹炒。

  新鮮黃花、木耳不能生吃: 木耳和鮮黃花菜含有毒素千萬別吃。吃幹木耳時,烹調前宜用溫水泡發,泡發後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要吃;幹黃花用冷水發制較好。

  四、生熟搭配最有益:

  生吃和熟吃互相搭配,對身體更有益處。如蘿蔔種類繁多,生吃以汁多辣味少者為好,但其屬於涼性食物,陰虛體質者還是熟吃為宜。有些食物生吃或熟吃攝取的營養成分是不同的。比如,番茄中含有能降低患前列腺癌和肝癌風險的番茄紅素,要想攝取就應該熟吃,最好用油把它炒成泥狀。但如果你想攝取維生素C,生吃的效果會更好,因為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易流失。 所以,若你既想要維生素又要番茄紅素,就可以做兩份番茄菜,一半涼拌生吃,一半炒熟了吃。

  蔬菜的錯誤食用方法

  1.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歡一週做一次大采購,把採購回來的蔬菜存在家裡慢慢吃,這樣雖然節省時間、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狀況下***20℃***每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高達84%。因此,應該儘量減少蔬菜的儲藏時間。如果儲藏也應該選擇乾燥、通風、避光的地方。

  2.丟掉含維生素最多的部分

  人們的一些習慣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響蔬菜中營養素的含量。例如,有人為了吃豆芽的芽而將豆瓣丟掉,實際上豆瓣的維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再比如,做餃子餡的時候把菜汁擠掉,維生素也會損失70%以上。正確的方法是,切好菜後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料,這樣油包菜的方法,餃子餡就沒那麼多湯了。

  3.小火炒菜

  維生素C、B1都怕熱。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燜,應該用旺火炒。再有,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儲存。還有些蔬菜更適於涼拌來吃,比如黃瓜、番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