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種植的技巧

  香菇是我國特產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國香菇產量1999年已達100多萬噸,居世界第一。那麼香菇種植的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溫度

  在潮溼的狀態下,擔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2-26℃。

  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在5-24℃,最適宜溫度24-27℃,但由於木材的保護作用,在氣溫低於-20℃的高寒山地或高於40℃的低海拔地區,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絲不會死亡。

  香菇是低溫和變溫結實性的菇類。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實體在5-24℃範圍內發育,8-16℃為最適。同一品種,在適宜範圍內,較低溫度***10-12℃***下子實體發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實,質量好;在高溫***20℃以上***上子實體發育快,菌柄長,菌肉薄,質量差。在恆溫條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實體。

  水分

  在鋸木屑培養基中,菌絲生長的最適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適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種成活率不高,在10%-15%條件下菌絲生長極差。子實體形成期間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氣溼度80-90%為宜。

  營養

  香菇是一種木腐菌,主要的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等。菇木和培養基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只有溶解在水裡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絲能利用廣泛的碳源,包括單糖類、雙糖類和多糖類,糖濃度在1-5%比較好。

  ②氮源

  香菇菌絲能利用有機氮和銨態氮,不能利用硝態氮和業硝態氮。在香菇菌絲營養生長階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為好,高濃度的氮會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長階段,要求較高的碳。

  ③礦質元素

  除了鎂、硫、磷、鉀之外,鐵、鋅、錳同時存在能促進香菇菌絲的生長,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鈣和硼能抑制香菇菌絲生長。

  ④維生素類

  香菇菌絲的生長必須吸收維生素B1,其他維生素則不需要。適合香菇生長的維生素B1濃度大約是每升培養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絲分泌多種酶類分解木質素、纖維素、澱粉等大分子,從菇木的韌皮部和木質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礦質元素。

  空氣

  香菇屬好氣性菌類,足夠的新鮮空氣是保證香菇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栽培環境過於鬱閉易產生畸形的長柄菇、大腳菇。

  光線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強度適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研究表明:波長為380-540nm的藍光對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但對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實體的分化和生長髮育需要光線。沒有光線不能形成子實體,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強度比較適宜。香菇原基在暗處有徒長的傾向,蓋小、柄長、色淡、肉薄、質劣。

  酸鹼度

  適於香菇菌絲生長的培養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適於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發育。在段木腐化過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斷下降,從而促進子實體的形成。

  香菇栽培注意事項

  1、培養室應保持清潔,通風良好,且光線暗淡;室溫保持22℃左右,空氣相對溼度65—70%。

  2、每天利用中午氣溫較高時開啟門窗通風半小時,平時則應關閉門窗注意保溫。

  3、當接種口菌絲擴充套件約5cm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此時將菌棒裡外上下調整疊放,以利菌棒吸氧均勻,發菌一致。

  4、當接菌口菌絲接近相連時,進行第二次翻堆,此次要給菌棒扎孔增氧,其方法是用5cm長的鐵釘製成呈三角形的打孔板在接菌口周圍扎刺,每棒約18小孔。菌棒通過扎孔,可改善培養料基質內部氧氣含量,增強菌絲體的代謝功能和生長活力,促進菌絲體對基質營養物質的分解轉化和養分積累。此時菌絲代謝開始加快,袋溫通常比室溫高出3-5℃,若室溫持續高於26℃,則應分室培養。

  5、當菌絲快長滿袋時進行第三次翻堆和第二次扎孔。這次用5cm長的鐵釘12-15根,分二行製成與菌棒等長的打孔板,在菌棒正反兩面同時扎孔,菌棒經過扎孔和翻堆,培養60-70天,當菌袋錶面出現多數褐色菌膜小隆起時,表明菌袋進入生殖生長期,即下大田轉色覆土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