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豆的要點有哪些

  大豆的種植需要掌握一些要點才能實現增產增收。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大豆的要點。

  種植大豆的要點:品種選用

  選擇適應性好、高產、優質、抗逆性強,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大豆品種。大豆有明顯的異地增產效果,對多年種植的品種應及時更換,換種可增產15%左右。同一積溫帶低窪地塊應選擇生育期提早兩天成熟的品種。

  種植大豆的要點:整地施肥

  整地以深耕為原則,最好採用深鬆旋耕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與抗旱耐澇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30釐米。壟作大豆整地要與起壟相結合,做到壟體壟溝深鬆。精細整地,做到上虛下實,地面平整。畝產300公斤地塊,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公斤,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各15%的三元複合肥或二銨10一20公斤,施肥後用土蓋嚴壓實。

  種植大豆的要點:適期播種

  ***1***種子處理。播前選晴天,把種子攤在席子上2釐米左右翻晒1~2天,根據當地病蟲害和土壤微量元素選擇種衣劑,以保證出苗整齊、植株健壯。

  ***2***播期。在地下5釐米耕層溫度穩定通過10℃~ 12℃時足墒播1種。播種時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稱為足墒。如墒情不足,要及時澆水造墒,及時播種。

  ***3***播種方法。等行距條播或穴播,一般行距40~50釐米、株距10~15釐米,畝留茁1.1萬~ 1.5萬株。機播畝播種量4~5公斤,人工畝播種量3~ 3.5公斤,播種深度5釐米左右。

  ***4***播後鎮壓。促進種子吸水發芽,提高出苗率。但土壤溼度大時要晚壓或不壓,以免地表板結影響出苗。

  種植大豆的要點:田間管理

  1*** 查苗補種、間苗定苗。大豆出苗後立即查苗補種,凡斷壟20釐米以上的應補栽,20釐米以下的可在斷壟兩端留雙株。苗高10~20釐米時,及時人工間苗、定苗。

  2*** 中耕培土。生長前期中耕2~3次,及時除掉田間雜草,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防止倒伏和方便澆水及排澇。

  3*** 鼓粒成熟期。當籽粒明顯鼓起的植株超過50%,即進入鼓粒期,管理上必須滿足後期生育所需的養分和水分,及時防治病蟲害。

  4*** 去雜保純。結合間苗定苗、中耕除草去除田間雜葷,用乙草胺乳油等按說明對水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或在大豆出苗後用精喹禾靈乳油***壟壟鬆***等進行莖葉處理,並在收穫前去除雜株。

  5*** 追花莢肥。從開花到鼓粒是需肥高蜂期,一般開花前畝追施二銨15~20公斤,有明顯的增產效果。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 .15公斤、尿素1公斤,對水30公斤混合葉面噴灑,可減少花莢脫落。

  6*** 化學控制。如有旺長趨勢,初花期畝用15%多效唑50g,對水30公斤葉面噴灑。如盛花期仍有旺長,用藥量可以增加20%進行第二次控制。

  7*** 抗旱防澇。花莢期遇旱要及時澆水,遇澇注意排水。有水澆條件的在追肥後,在分枝、鼓粒期各澆一次水。

  種植大豆的要點:防治病蟲

  一般有灰斑病***用苯甲丙環唑、多菌靈防治***、霜黴病***用甲霜靈防治***和根潛蠅***用樂果乳油或甲維鹽防治***等。蟲害主要有食心蟲、蚜蟲等,應以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藥劑防治:一般在分枝期,每畝用蟲陷阱等低毒農藥80-100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或蟲害高峰出現時噴藥防治。

  種植大豆的要點:收穫脫粒

  豆粒成熟、葉子變黃、籽粒收圓變硬,及時在早晨或傍晚收穫,防止炸莢。收穫後在乾淨無汙染的場地、及日寸晾晒脫粒,防止被雨淋或浸溼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