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種植重樓的要點有哪些

  重樓是常見的中藥材之一,也有著很多的藥物作用,那重樓是怎麼種植的呢?重樓的種植需要錢奧注意些什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講人工種植重樓的技術要點。

  人工種植重樓的技術要點:生長髮育習性

  重樓喜歡生活在海拔500~3000米左右,氣候溼潤,雨量適當的林下蔽蔭處。一般種子萌發、根生長髮育和頂芽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20℃,出苗為20℃,地上部植株生長為16℃~20℃,地下部根莖生長為14℃~18℃。重樓生長要求蔽蔭的環境,光照較強會使葉片枯萎。一般種子萌發和幼苗階段要求遮蔭較好,而成熟前二年要適當減少遮蔭增加光照,有利於次生代謝物和幹物質的積累。土壤含水量過低,易造成莖葉失水,根系乾枯而死,而過高則易發生病蟲害,根莖腐爛。重樓宜生長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紅壤土中,粘重、易積水和板結的土壤不宜種植。

  一般滇中、滇東和滇東北、滇西和滇西北滇重樓較為適宜,而滇南則以南重樓較為適宜。

  人工種植重樓的技術要點: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土質為富含腐殖質的腐殖土或酸性紅壤土,作為重樓種植基地。重樓為多年生淺根作物,生長緩慢,根系少但較長,一般移栽第一年要將地深翻,有利於根系生長。在冬季選擇晴天,田塊較干時翻耕,翻耕25釐米左右,翻耕時將土塊打碎並撿去石塊、雜草。翻晒一兩天後每公頃施入30~35噸腐熟的農家肥作積肥,平整作畦。畦面寬120釐米,溝寬30釐米,溝深25釐米,溝泥待下種後打碎鋪在畦面上,溝要暢通,利於排水。

  育苗

  切割繁殖:

  在冬季,將無病害、形態正常的重樓地下莖按兩個節 ***約2釐米***切割,不能過短否則出苗過細或不出苗,傷口用草木灰處理。帶頂芽的切塊可直接到大田栽種。不帶頂芽的切塊按株行距為7×7釐米栽種,種植後覆蓋碎草或腐殖土保溼***土壤溼度為65%***,並保持廕庇環境。

  種子繁殖:

  ①苗床 種子苗床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為富含有機質、蔽蔭較好***透光率20%***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則要搭3~4層遮蔭網。選擇晴天,田塊較干時翻耕,翻耕15釐米左右,翻耕時將土塊碾碎,並撿去石塊和雜草,平整作畦。畦面寬120釐米,溝寬30釐米,溝深25釐米,溝要暢通,利於排水。

  ②選種和種子處理 選飽滿,成熟,無病害、黴變和損傷的千粒重為40~70克的重樓種子,將其與乾淨的細砂以2∶1混合,搓擦除去外種皮,洗淨,並用500倍的多菌靈浸種1小時,埋入溼砂中,20℃處理4個月後,等重樓種子生根後播種,在此期間要注意保溼。

  ③播種育苗 處理過的種子可進行點播和條播,也可進行散播。播入腐殖土和細砂***2∶1***中,種子上要覆蓋1.5~2釐米薄土層,再蓋一層細碎草以保水分,這樣既利於小苗出土,又利於子葉脫殼保證出苗率。在此期間要保持苗床溼潤、廕庇的環境;避免土壤的板結、乾燥和過度日照。一般3~4個月出苗。

  施肥

  基肥

  每公頃施入30~35噸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

  冬肥

  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進行,首先在表土輕輕中耕一次後,選晴天,每公頃施複合肥150~250千克。然後在上面覆蓋廄肥30噸,再在上面覆蓋一些細泥土。

  春肥

  在苗出齊後施腐熟的農家肥1~2次,每次15~20噸,其後用葉面肥噴施2次,立春前後,幼苗穿出表土,苗高3釐米左右時,要及時追肥。

  移栽

  種子苗在出苗3年後移栽,株行距為15×20釐米。帶頂芽的切塊按株行距為15×20釐米栽種,不帶頂芽的切塊,在第二年冬天不定芽已經形成時挖出,按株行距為20×30釐米栽種。移栽後覆蓋碎草或腐殖土保溼,保持廕庇環境。移栽時間宜在冬季,地上莖倒苗後,根莖休眠時,移栽過程中注意保護頂芽和鬚根不受損傷。

  人工種植重樓的技術要點: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由於重樓根系較淺,而且在秋冬季萌發新根,在中耕時必須注意,在9~10月前後地下莖生長初期,用小鋤頭輕輕中耕,不能過深,以免傷害地下莖。中耕除草時要結合培土,並結合施用冬肥。立春前後苗逐漸長出,發現有雜草應及時進行人工拔除,除草要注意不能傷及幼苗和地下根莖,以免影響重樓生長。

  排水灌水

  田塊四周應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排水溝深度應在 35釐米以上,基本達到雨停水乾。滇重樓生長忌積水,土壤含水量不宜過大。在地上莖出苗前不宜澆水,否則易爛根。而出苗後則不能缺水,因此,在雨季來臨之前,要及時澆水。而雨季來臨之時,要注意排水。

  摘頂

  在營養生長結束之時,對不留種的植株摘除子房,但要保留萼片***可進行光合作用***,以保證有機物質向根莖轉移,另外南重樓在新苗萌發出來以後將老的黃葉摘除,減少營養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