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米和晚稻米怎麼區分

  大米有早稻米和晚稻米之分,早稻米的生長期和晚稻米的不一樣,這是最根本的區別,那麼怎麼區分早稻米和晚稻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早稻米和晚稻米的一些區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早稻米和晚稻米的區別

  稻米尋常來分就分早稻米和晚稻米,以前條件差的緣故吃早稻米比較普遍,現在一般都喜歡吃晚稻米,晚稻米感覺更香,味道也明顯要好。

  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晚稻為150~170天。水稻是短日照植物,需要短日照誘導開花,早稻一般是不感光或者鈍感光,播種時間早,儘管日照時間漸漸變長也不影響開花,所以生長週期短,營養物質積累較少,相應的口感風味等也受到影響。

  而晚稻通常是對光敏感的,在夏至之後日照漸短的條件下誘導開花,生長週期長,營養物質積累多,灌漿飽滿,口感也較好。因此,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喜歡選擇吃晚稻米。

  早稻米和晚稻米區別方法

  我國稻穀按栽培季節的不同,將大米分為早米與晚米兩類。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鬆,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生長時間長,蛋白質積累得好,而且過冬,所以米的油性大,營養價值更高,會更好吃一點。

  1、早米:由於早稻的生長期短,只有80至120天,所以生產出來的早米,米質疏鬆,腹白度較大,透明度較小,缺乏光澤,比晚米吸水率大,粘性小,糊化後體積大。所以,用早米煮成的飯,吃起來口感差,質乾硬,易出現飽腹感。早米中含的稗粒和小碎米比晚米多,一般說來,早米的食用品質比晚米差。

  2、晚米:由於晚稻的生長期較長,約在150至180天,並在秋高氣爽的時節成熟,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因此它的晶質特徵好,如米質結構緊密,腹白度小或無,透明度較大,富有光澤,煮熟的飯吃起來,質地細膩,粘稠適中,鬆軟可口。晚米中的稗粒和小碎米的數量相對於早米中的數量少。晚米為大多數人所愛食,特別是老年人。

  但根據米粒的營養成分測定,早米與晚米中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含量,均相差無幾。

  如何選好大米

  專家提醒,在挑選米時,可選擇充實飽滿、粒型均一且透明度高、完整有有光澤的米粒品質較好,若米粒呈異樣顏色,如發黃變黑、出現非透明的白色粉質、或是包裝有破裂、內容物太多碎粒等情形,就要當心是劣質米。

  1、看。新米色澤呈透明玉色狀,未熟米粒可見青色***俗稱青腰***;二是新米“米眼睛”***胚芽部***的顏色呈乳白色或者淡黃色,陳米則顏色較深或呈咖啡色。

  2、聞。新米有股濃濃的清香味,陳谷新軋的米少清香味,而存放一年以上的陳米,只有米糠味,沒有清香味。

  3、品。新米含水量較高,吃口較鬆,齒間留香;陳米則含水量較低,吃口較硬。

  最後,還要注意大米的外包裝!看一看包裝、防偽線是否精細,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食品生產許可證和QS標誌等是否齊全。一般來說,劣質大米是不會也不敢標註這些標識的。

  家庭儲存的大米要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避免高溫、光照。用容器***米桶或米缸***裝米時,在裝米前,先用紙點火烘乾、消毒容器。大米買回後,裝進米桶或米缸把蓋蓋好,放在離地面一尺高的乾燥、通風之處。

  另外在蒸煮米飯時,可使用開水取代冷水來縮短蒸煮時間,以防止米中的維生素因長時間高溫加熱受到破壞,且洗米時要切記不可揉搓,只要將附著於米中的糠或雜物去除了即可,反覆搓揉只會讓米中的維生素流失,因此洗米只要輕輕攪拌2至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