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平穩降血壓的穴位實用效果又好

  高血壓是現代社會常見、多發的一種疾病,它對人們健康的危害不僅是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頭痛、失眠的症狀,那麼艾灸究竟要灸哪些穴位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艾灸平穩降血壓的穴位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灸平穩降血壓的穴位

  中醫認為足三裡不僅僅是調理脾胃的要穴,它最突出的作用是大補氣血,強壯身心,增強免疫力,調節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所以民間有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現代醫學試驗證明,艾灸足三裡,能夠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淨化血液,起到顯著的降血脂、降血壓作用。

  絕骨穴是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中醫認為肝膽之氣鬱結逆衝,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艾灸絕骨,可以起到疏肝利膽的作用,使血壓恢復正常。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要穴,艾灸湧泉能夠滋腎陰,促進氣血暢通,引氣下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降血壓的食物

  1、芹菜

  芹菜絕對是高血壓人群的降壓法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芹菜具有降血壓的功效,特別是對因高血壓而引起的頭痛、頭脹更是有著神奇的緩解作用。

  2、西紅柿

  西紅柿是維生素C的最佳來源,而且這種維生素C得到了有機酸保護,煮時不易被破壞,容易被人體吸收。西紅柿中還含有較大量的西紅柿紅素等類胡蘿蔔素,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等作用,對防止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益。經常吃西紅柿汁有緩慢降血壓、利尿、消腫的作用。西紅柿既可當果點吃,又可炒菜食用。食前宜用開水燙洗,以免誤食細菌和寄生蟲。西紅柿不宜空腹吃,否則容易使胃酸增高,產生燒心、腹痛等不適應症狀。西紅柿可生吃,糖醋涼拌,也可炒熟吃。注意:忌與黃瓜同食。

  3、苦瓜

  苦瓜含胡蘿蔔素、尼克酸、抗壞m酸、粗纖維、苦瓜素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其性昧苦寒,而有清熱解毒、清心消署、明目降壓之功效。苦瓜可絞汁、涼拌、煮湯、炒菜食用。苦瓜含有的草酸會妨礙鈣吸收,炒菜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後再炒。脾胃虛寒者慎食。

  4、菠菜

  菠菜富含鐵、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其赤根中含有一般蔬果所缺乏的維生素K,有助於防治面板、內臟的出血傾向。菠菜可炒食、涼拌、作餡或煨湯,高血壓病者伴有便祕、頭痛、眩暈、面赤更宜食用。注意:不要和豆腐吃。

  5、洋蔥

  在歐洲,洋蔥被譽為“菜中皇后”,營養豐富,含抗壞血酸及18種氨基酸等。近代研究發現,洋蔥含有硫化物、類黃酮、苯丙素酚類,甾體皁苷類、前列腺素類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消炎抑菌、防癌抗癌、利尿止瀉、以及降血糖、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血壓、抗血小板凝聚、預防心腦血管病、抗氧化、美容等作用,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常食洋蔥,可長期穩定血壓,降低血管脆性。

  高血壓食療保健

  1、芹菜粥: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將芹菜洗淨,切成六分長的段,粳米淘淨。芹菜,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米爛成粥,再加少許鹽和味精,攪勻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籠蒸後,取出晒乾或陰乾,然後磨成細末,備用。粳米淘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3、綠豆海帶粥:綠豆、海帶各100克,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長期當晚餐食用。

  4、荷葉粥: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鮮荷葉洗淨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溫熱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後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壓、止血及降低膽固醇作用。

  6、糖醋蒜:糖、醋漫泡1個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並飲其糖醋汁20毫升,連服1個月,適用於頑固性高血壓。

猜你感興趣:

1.驅寒艾灸的具體穴位效果最好

2.艾灸十大養生穴詳細介紹

3.艾灸哪個穴位可以補氣

4.艾灸穴位順口溜

5.四大養生穴位艾灸順序

6.艾灸哪個穴位補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