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補氣血的中藥介紹

  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氣血不足,會使人經常出現所謂亞健康的症狀,甚至疾病纏身,過早衰老。補氣血可以用中藥來治療,那麼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補氣血的中藥,希望能幫到你。

  補氣血的中藥

  1、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食材,還是一種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補腎益精、預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迴圈、補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種作用。

  2、甘草

  中醫認為,甘草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藥,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症。

  3、黃芪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託毒生肌”。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現在醫學更是將其用於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等方面。這也說明,這味補氣血的中藥是一個多面手,什麼病都敢醫治。

  4、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研究發現,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蔘有相似之處。其人蔘總皁甙含量超過人蔘。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蔘有明顯的優勢。

  5、當歸

  中醫認為,當歸味甘而厚,甘入脾,厚養血,具有補血的功效。《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補血中之聖藥也。”由此可見,當歸的補血效果可見一斑。

  6、白朮

  中醫認為,白朮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運化失司,水溼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7、西洋參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是清補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蔘而不耐人蔘之溫者,皆可用之。西洋參味甘,微苦,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證;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飲,有潤喉美聲之效,戲曲、歌唱演員常飲,有益於嗓音保健;西洋參亦是體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口於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8、人蔘

  人蔘是補氣血的中藥。人蔘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糖類、人蔘皁甙、人蔘酸、膽鹼等,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調營養胃的作用。由於人蔘大補元氣,可常用於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微弱,血壓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於人蔘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

  9、太子參

  中醫認為,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10、黨蔘

  黨蔘性平、味甘,功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弱,營養不良。

  氣血的充足是保持人體身體健康的最基本的條件,所以當你氣血不足時可以試試以上的補氣血中藥吧。

  老中醫教你如何從身體看血氣

  一說起氣血,一般人都覺得是很玄的東西。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幹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1、看眼睛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面板

  面板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面板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髮

  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髮、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4、看耳朵

  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女人血氣不足如何調養

  女性身體屬陰,經常會氣血不足,體虛乏力,尤其是經期那幾天,下面介紹一些女性調養氣血的方法。

  1、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研究發現,維生素攝入不足,特別是維生素B6、維生素B12缺乏,容易出現興奮不安、頭痛、脾氣急躁、易激動的表現。

  適當在膳食中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有助於女性的精神調節。

  建議:選擇全麥麵包、麥片粥、玉米餅等穀物,橙、蘋果、草莓、菠菜、生菜、西蘭花、白菜及番茄等果蔬也含大量維生素。

  2、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

  鈣有抑制腦神經興奮的作用,當大腦中沒有充足的鈣時就會情緒不安,容易激動。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使人情緒容易保持穩定,同時鈣質可堅固牙齒及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

  鈣質食物主要來源如牛奶、骨湯、各種豆類及豆製品。

  特別注意的是,大豆中含有異黃酮,是一種類似雌激素的物質,除補鈣外,還可彌補女性雌激素的不足。

  建議:每天喝500毫升豆漿或食用100克以上的豆製品,對內分泌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3、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

  有些女性不愛吃肉和新鮮蔬菜,愛吃糖果、糕點,這種偏食習慣造成鐵攝入不足,導致女性情緒急躁易怒。

  建議:應適量食用一些含豐富鐵質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如瘦牛肉、豬肉、羊肉、雞、鴨海鮮等。

  4、多吃疏肝理氣食物

  從中醫角度來看,要調節女性經前期及更年期的不良情緒,多從疏肝健脾理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