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診斷治療

  我們都知道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臧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在生活中,貧血患者隨處可見,他們在運動時會大口呼氣,喘不上氣來,明明是三十來歲的青年,反應卻像六七十歲的大爺一樣。對於貧血這種常見的疾病該怎樣去診斷並實施治療呢?

  

  一、診斷

  綜合分析貧血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即可明確貧血的病因或發病機制,從而作出貧血的疾病診斷。

  應詳細詢問現病史和既往史、家族史、營養史、月經生育史及危險因素暴露史等。要注意瞭解貧血發生的時間、速度、程度、併發症、可能誘因、干預治療的反應等。耐心尋找貧血的原發病線索或發生貧血的遺傳背景。營養史和月經生育史對鐵、葉酸或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貧血有輔助診斷價值。射線、化學毒物、藥物、病原微生物等暴露史對造血組織受損和感染相關性貧血的診斷至關重要。

  檢查時特別注意:①發熱,心率,呼吸頻度;②有無營養不良,特殊面容,端坐呼吸,步態不穩等;③面板、黏膜有無蒼白,黃疸,潰瘍和淤點,紫癜或淤斑;毛髮有無干燥、有無舌乳頭萎縮、匙狀甲、下肢有無凹陷性水腫等;④淋巴結有無腫大;⑤有無心界擴大,雜音等;⑥有無肝大,脾大或膽道炎症;⑦有無神經病理反射和深層感覺障礙等。

  二、治療

  1.對症治療

  重度貧血患者、老年或合併心肺功能不全的貧血患者應輸紅細胞,糾正貧血,改善體內缺氧狀態;急性大量失血患者應迅速恢復血容量並輸紅細胞糾正貧血。對貧血合併的出血,感染,臟器功能不全應施予不同的支援治療;多次輸血併發血色病者應予去鐵治療。

  2.對因治療

  針對貧血發病機制的治療。如缺鐵性貧血補鐵及治療導致缺鐵的原發病;巨幼細胞貧血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採用糖皮質激素或脾切除術;範可尼貧血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原來診斷貧血患者,需要詳細瞭解現病史和既往史、家族史等等有關的歷史,還要了解貧血發生時的時間、速度、程度等,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治療分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對症治療即對照病症來給出合理的治療,對因治療則是針對貧血發病機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