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保健知識

  “秋燥”常常為多種病痛孕發之根源,秋冬季節氣溫越來越低,人體的免疫力也隨著降低,尤其中老年人,容易舊病復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冬養生保健常識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

  2、人在這樣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慾不振等現象。

  3、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二、調節飲食:

  1、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取充足的、與其曝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的熱能。

  2、營養素的比例,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15~23%、25~35%、 60~70%為宜。

  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 質的需求,適當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

  三、斂陰護陽:

  1、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

  首先要儘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 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

  2、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 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陽氣受到傷害。

  3、接著要避寒就暖。冬天氣候較冷,人們要注意儘量待在溫度室中的房間哩,減少外出次數。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

  4、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等。茵此應減少洗澡次數,及洗澡過程的保暖 動作,幼兒、老年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注意。

  四、適度進補:

  1、在一般民眾的觀念裡,寒冷的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對人體的調節滋補十分講究,根據天人相應,時髒對應的理論,冬季屬腎,腎主髒精而為生命之元,故冬月為四季進補的最佳 季節。意思是天氣與人體方面四季時令對應五臟,冬季宜調理腎臟,腎是生命之元,茵此冬季進補重要的是滋補腎臟,腎強壯人體亦強壯。

  2、根據中 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膳食原皁?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哩,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選用富含蛋白 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糙米、玉米、小麥、黑豆、豌豆等榖豆類;生薑、韭菜、大蒜、蘿蔔、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雞肉、豬腰子及 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核桃、桂圓、栗子、芝麻等果品。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燉母雞、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

  3、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

  4、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冬令進補最好能夠享?醫師諮詢,以免誤用不適當的藥才,反而造成身體的不適。例如:腸胃有問題的人,一定要小心選擇適當的藥膳,否則過於滋膩辛辣的補藥,容易造成腸胃的損傷。最好可以請中醫師調配適合個人腸胃的藥方,燉煮不同口味的藥膳,如此不僅可以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還有健脾顧胃之功。

  秋冬養生食品

  海蔘——進補佳品

  海蔘是高蛋白食物,有助於人體生長髮育,海蔘含有豐富的微量營養素及海蔘硫酸黏多糖、海蔘皁苷等活性物質,能夠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再障性貧血、癌症患者及年老體弱者,都堪稱食療佳品。海蔘四季都能吃,但要記住,得堅持長期吃,才能見到明顯的效果。此外,海蔘為高蛋白食品,分解代謝產物多由腎臟排洩,所以,腎功能差者一次不可多吃,一次進食海蔘量不宜過大,最好不超過1個。另外,海蔘也不宜與柿子、石榴、山楂等同食,以防其中的鞣酸導致蛋白凝固,影響消化吸收,引起腹部不適。

  栗子——滋補美味

  進入十月,街頭巷尾的炒栗子檔又開始多了起來,那股香甜味道遠遠就能聞到。

  栗子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栗子裡不僅含有大量澱粉,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因此熱量也相對比較高。據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普遍栽種。

  其實栗子不僅是美食,也有一定的滋補功能。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馬蹄——爽甜清熱

  馬蹄,學名“荸薺”,十月份是馬蹄成熟的時間,這個時候的馬蹄最是爽甜。《隨息居飲食譜》說到馬蹄的保健作用時說:“荸薺甘寒。清熱、消食、醒酒、療膈、殺疳、化銅、闢蠱、除黃、洩脹、治痢、調崩”等。

  馬蹄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粗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還含有抗癌、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荸薺英。粵菜多用馬蹄作佐料。

  楊桃——開胃消食

  楊桃雖是一年四季交替互生,但品質以7月開花、秋天果熟的為最佳,產量也最高,中秋前後為楊桃的旺產期。

  楊桃原產於印度和越南,吃起來清甜無渣,味道特別可口。據說楊桃含糖10%,並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還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中醫認為它有生津止渴、下氣和中、開胃消食的作用。現在,楊桃不僅作為餐後水果,還常作為餐前小菜。

  梨——清熱潤肺

  梨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保護心臟,減輕疲勞,增強心肌活力,降低血壓;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梨有較多糖類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易被人體吸收,增進食慾,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

  梨性涼並能清熱鎮靜,常食能使血壓恢復正常,改善頭暈目眩等症狀;食梨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從而防癌抗癌;梨中的果膠含量很高,有助於消化、通利大便。

  柚子——豐富維生素

  每年秋季都是柚子大量上市的時節。柚子營養價值比較高,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大家都知道柚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幾乎是等量蘋果的8倍。中醫認為柚子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還可以預防腦血栓、減肥等。

  芋頭——補中益肝腎

  芋頭的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皁角甙等多種成分。

  中醫認為,芋頭性甘、辛、平,入腸、胃,有益胃、寬腸、通便散結、補中益肝腎、添精益髓的功效。芋頭食用方法很多,最常見的做法是把芋頭煮熟或蒸熟後蘸糖吃。

  菊花——養生保健

  金秋十月,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因此又有人稱之為“菊月”。菊花不僅有很好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是很好的養生保健食材。

  白菊的功能偏重於平肝養目,黃菊則偏重於散風解熱。順德用菊花做菜最為出名,比如菊花鱸魚、菊花甜肉都是廣東名菜。菊花營養豐富,吃起來鮮嫩清香,所以很受人們歡迎。

  紅菜薹——營養豐富

  紅菜薹是湖北的一種蔬菜,大概十月中旬的時候就可以在菜館嚐到。它營養豐富,含有鈣、磷、鐵、胡蘿蔔素、抗壞血酸等成分,含有的丙種維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