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孕期保健的常識有哪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孕產婦到醫院接受孕期保健以確保安全健康的懷孕、生產。孕期保健的常識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孕期保健的常識,歡迎閱讀。

  孕期保健的常識

  1、飲食:懷孕期間,胎兒成長所需的營養都是從母體直接攝取的,如果母體營養不良,那麼不僅母親的健康會受到影響,胎兒也會受到波及。準媽媽們要避免吃太鹹、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懷孕晚期體重增加太快,應適當減少澱粉類、糖類食物的攝取。

  2、運動:準媽媽可以在不過於疲勞的情況下,適當進行輕鬆的運動,如戶外散步、較輕的家務活等,但切記不可高舉重物,不得做激烈運動,不宜長途旅行。

  3、睡眠與休息:孕婦總是較其他女性更容易疲勞,因此,一定要保證每天8小時的充足睡眠,午間也可小睡片刻。避免長時間站立與步行,休息或睡前可將雙腳墊高,促進下肢的血液迴圈,減少浮腫。

  4、乳房護理:如果準媽媽們決定日後要親自哺乳寶寶,那麼就要提前做好準備。懷孕6個月後,每天都要護理乳房,預防因乳房破裂而出現的炎症,並及時矯正乳頭內陷的問題。

  孕期保健知識

  一、孕婦不宜過多飲茶

  孕婦不宜飲茶過多、過濃,因為茶中的茶鹼***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會使胎動增加,乃至危害胎兒生長髮育。

  二、孕婦不宜過量喝飲料、飲酒

  由於一些飲料含有咖啡因、可樂寧等生物鹼,孕婦喝後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中毒症狀,影響胎兒大腦、心臟和肝臟等重要器官的正常發育,致使嬰兒出生後患先天性疾病。酒中含有乙醇,對人體的大腦、肝臟和心臟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嬰兒出生後智力低下,面容特殊,身體矮小,嚴重者可導致智力障礙。

  三、孕婦不宜多食醋

  懷孕最初半個月左右,大量的酸性食物,可使體內鹼度下降,從而引起疲乏、無力。而長時間的酸性體質,不僅使母體罹患某些疾病,最重要的是會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髮育,甚至可導致胎兒畸形。、孕婦不宜多食山楂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山楂對婦女子宮有收縮作用,若孕婦大量食用山楂及其製品,就會刺激子宮收縮,嚴重的可導致流產。

  四、不宜吃熱性調料

  懷孕後吃小茴香、大茴香、花椒、桂皮、辣椒、五香粉等熱性香料,以及油炸、炒等熱性食品,容易消耗腸道水分,使胃腸腺體分泌減少,造成便祕。發生便祕後,孕婦用力排便,令腹壓增大,壓迫子宮內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胎兒發育畸形、羊水早破、自然流產、早產等不良後果。

  誤區一:營養多總比少強

  很多準媽媽在孕期只想著如何補充更多的營養,殊不知營養過剩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導致肥胖,不僅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發生危險,還可能導致巨大兒出生,增加難產,容易出現產傷;而且巨大兒出生後容易發生低血糖、低血鈣、紅細胞增多症等,同時也是成年後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潛在因素。

  誤區二:孕期補鈣,多多益善。

  準媽媽都知道鈣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數孕婦孕期都補鈣,但是有些準媽媽體內並不缺鈣也盲目進補,這樣就適得其反了。超量補鈣,會增加腎結石的危險,還可能對其他因素誘發的癌症有促進作用。故正常孕婦應儘量從膳食中獲取鈣,缺鈣孕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製劑。

  誤區三:維生素補充要早,多點沒關係。

  孕早期是胎兒器官發育最為活躍的階鍛,服用過量的維生素對胎兒危害非常大,維生素A在早期攝入過量有致畸作用,維生素C超大量可導致流產。所以,維生素的補充提倡優先選擇食物補充,飲食中不足再額外補充維生素製劑。

  誤區四:主食沒營養儘量少吃。

  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維持血糖。準媽媽和寶寶腦細胞的代謝和胎盤也都要靠消耗血糖來得到能量。主食吃得過少,易發生低血糖,產生對神經系統有毒性作用的酮體。

  誤區五:體重增加沒關係,產後再減肥。

  這種想法非常錯誤,孕婦的體重是孕期判斷營養狀況的指標之一,孕婦吃得過多,熱量超標,營養失衡,導致媽媽肥胖,胎兒過大,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兒過大,妊娠糖尿病可導致嚴重的母嬰合併症和併發症。

  孕產婦保健知識

  孕期保健應從孕前三個月開始,並且越早越好。由於各期都有應做的檢查、宣教及處理的特殊內容,因此各期保健均不可忽視。

  1:孕期查體至少五次:

  1***:孕12周左右 及時識別早孕症狀,及早開始保健,早孕期至少檢查一次。

  2***:孕16—20周 詢問飲食情況,有無陰道出血、水腫等異常,胎動出現時間。

  3***:孕20—24周 在孕20—24周至少檢查一次,高危妊娠應增加檢查的次數。 複查血色素、尿蛋白、查血糖等。有合併症者做特殊檢查,並及時處理如矯正貧血等,孕20周開始在醫生的指導下補鐵補鈣。

  4***:孕28—36周 孕28周後爭取每2—4周檢查一次,如屬高危應當增加檢查次數。

  5***:孕37—40周 識別高危,重點注意貧血、妊高徵、胎位不正、骨盆狹小、頭盆不稱、早產及過期妊娠等,進行早期診斷及處理,預定分娩地點和分娩方式。 2:孕期保健指導

  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預防早產。加強營養,必要時補充營養物質如鈣、鐵等。指導乳房護理,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做好臨產前的準備,介紹臨產徵兆。產前檢查總次數不應少與5次。

  3:產後產婦訪視內容

  ①產後常規訪視3次,時間分別為出院後三天內,第14天、28天,有異常情況酌情增加訪視次數。

  ②瞭解一般情況: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心理狀態等。

  ③測體溫、脈搏,必要時測血壓。

  ④檢查乳頭有無皸裂,乳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分泌量,乳腺管是否通暢。 ⑤瞭解母乳餵養情況,進行指導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