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的功效與作用

  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吃春筍的好處,希望能幫到你。

  

  ***一***春筍的功效

  春筍味甘,性微寒,無毒;入肺、胃經。

  春筍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中醫認為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

  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二***春筍的作用

  筍是體內垃圾的“清道夫”,其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儲存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黏度,使糞便變軟有利排出,有利於身體的清潔。

  筍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

  現代醫學 則認為,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有助消化和排洩作用,也是減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春筍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的效果。

  春筍禁忌人群

  春筍不僅含有難溶性草酸鈣,尿道、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而且還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素,對胃腸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

  除了過敏體質的市民要慎食春筍外,肝硬化者尤其是食道靜脈曲張者也儘量不要食用春筍,因為春筍中的大量粗纖維很容易擦傷腹壁或消化道,引起患者消化道大出血。

  另外,患有尿道結石的人和14歲以下兒童也不宜吃春筍,食用春筍前可先喝口湯或者吃幾口飯,以減少春筍對胃腸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筍後儘量不要吃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鮮等生冷的食物。

  健康吃春筍3個建議

  燒春筍時最好先焯水

  做春筍前最好能在沸水裡先焯一下,大約煮1-2分鐘,甚至可以煮更久一些,以軟化粗纖維,有助消化。這樣既可以去除春筍的澀味,吃起來更爽口,還能讓70%的草酸流失。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在體內沉積,導致結石,也會加重結石患者的病情。

  每次五六片即可

  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屬於發物。發物是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復發***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頓頓吃。

  春筍富含粗纖維,可以幫助食物消化,但由於它的纖維比芹菜等其他蔬菜要硬,相對難消化,吃多了,胃腸道受到刺激後,運動會加快,而出現不適感,當腸胃運動異常時,則會出現胃痛、胃脹,甚至胃出血等症狀。吃春筍吃出毛病的,大多是因為一次吃得太多。

  不要和生冷食物混著吃

  春筍不要空腹吃,吃之前可以先喝口湯、羹,或者吃幾口飯,以減少春筍對胃腸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筍後儘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鮮。

  春筍本來就難以消化,生冷食物也不易消化,兩個加在一起,腸道受到雙重刺激,加速了胃腸功能紊亂,容易誘發胃腸不適。

  春筍的做法

  一、涼拌春筍

  用料:春筍1把、辣椒醬1湯匙、蒜2瓣、白砂糖1/2湯匙、醬油1湯匙、醋1/2湯匙、味精少許、花椒油1茶匙。

  做法

  1、春筍用小刀颳去外層的筍衣,切掉較老的根部,放入沸水焯燙2分鐘後撈出浸入冷水;

  2、待春筍冷卻後撈出瀝乾水分,先切成段,再切成條放入大碗裡;

  3、將所有的調料全部倒入碗中,用筷子拌勻裝盤即可。

  二、四寶春筍

  用料:春筍2根、豌豆***煮***半小碗、胡蘿蔔1根、火腿1小塊、料酒1小勺、水澱粉適量、色拉油適量、食鹽4克、雞精2克。

  做法

  1、春筍剝去外殼,洗淨切成小丁,胡蘿蔔去皮切小丁,火腿切小丁;

  2、鍋中放油燒熱,下春筍丁煸炒透,邊緣稍有稍有焦黃盛出備用;

  3、用鍋中餘油煸炒火腿丁和胡蘿蔔丁,炒透至胡蘿蔔身軟,火腿丁變色;

  4、倒入豌豆一起煸炒片刻;

  5、倒入步驟2的春筍丁;

  6、加一小勺料酒炒勻;

  7、加一點水煮開,蓋上蓋子煮兩分鐘;

  8、開蓋加鹽和雞精調好味道,淋點水澱粉勾個薄芡,炒勻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