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弘揚茶文化

  弘揚茶文化是當代青少年的使命與義務,那麼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弘揚茶文化的意義,一起來看看。

  弘揚茶文化的意義

  通過對茶道的學習與弘揚,有助於青年學生認同自己的祖國和民族,延續中華文化的脈絡,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做貢獻。我國是“茶的祖國”,世界各國的茶葉都是直接或間接從我國傳出去的。我國不僅以“茶”這一實物的形態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也為世界人民提供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滋養。

  弘揚茶文化的方法

  首先,弘揚和發展中國茶文化要突出民族特色。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偉大寶藏,是發展當代中國茶文化的主要源泉。弘揚和發展茶文化必須突出民族特色,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原茶文化。

  二、積極宣傳, 大力倡導茶為國飲,傳承茶精神, 弘揚茶文化。茶是全球公認的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一種天然、營養、保健飲料。加之茶產於中國源遠流長,茶文化絢麗燦爛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積極宣傳喝茶的好處和中國的茶文化,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宣傳茶文化;通過文化宮、文化館、文化專題演出、文化下鄉等文化宣傳陣地加強茶文化推廣;還可舉辦茶文化知識專場講座等。要大力倡導茶為國飲,“公家”要做好帶頭作用,把茶宴、茶會列入機關、事業和企業迎賓待客的禮遇。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文明的茶文化活動並創設良好的茶文化氛圍。我國民族眾多,飲茶風俗各異, 不同的地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因此, 首先應因地制宜, 建立反映當地特色的茶文化基地和場所, 使茶文化在祖國大地各處都有展示的場所。其次,可創辦茶文化論壇,舉辦茶文化知識展覽、茶藝表演等;舉辦以茶文化為題材的詩、書、畫、印、聯展出; 舉行以品茗為主題的詩歌、書畫創作等活動;舉辦“茶文化節”、“中國名茶評比”、“茶王賽 ”、“ 茶藝表演大賽”等活動。以提高我國茶文化的社會影響,創設良好的茶文化氛圍,使更多的人瞭解中國茶文化。

  四、提倡生活茶藝,把茶文化向城鄉、家庭和社群滲透。要弘揚和發展茶文化,必須發動廣大民眾參與進來。茶文化可以成為社群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可以組織社群居民學習品茶知識, 學會泡茶技藝, 還可組建茶歌茶舞表演隊, 舉辦家庭茶藝大賽等活動, 提倡 閒時泡壺茶 活動等。

  五、培養青少年對茶的興趣,使茶文化事業後繼有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要靠他們承前啟後、發揚光大。弘揚茶文化應從娃娃抓起。為此, 可以結合學校課程的改革, 把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的中國茶文化藝術地、和諧地融化到青少年的素質教育中去,開展少兒茶藝,培養青少年對茶的興趣。讓學生學習瞭解中國的茶文化, 學習茶德,體會飲茶精神, 陶冶情操, 昇華愛國感情。這不僅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時也有助於培養10 年、20 年以後的茶消費群體, 開拓未來的市場, 使茶文化事業後繼有人。

  六、加強茶業人員的培養和建設。中國的茶文化弘揚和發展離不開人才建設,現在我國茶業相關人才比較緊缺,素質也不高。在茶樓裡,多數員工並不具備茶文化和茶藝基礎素質;外地客人有興趣瞭解一下茶知識,多數也是一問三不知。因此國家和企業都應該重視對茶業人員的培養和建設,鼓勵支援一些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相關專業、舉辦茶業人才培訓班等。

  弘揚茶文化的方式

  1. 茶文化歷史文物古蹟不斷髮現而得到保護

  近20年來各地的考古調查發現、挖掘出土的有關茶的文物、古蹟不斷有報道,例如:在陝西法門寺出土了一套唐代宮廷御用的金銀茶具,在浙江長興顧渚山,發現了唐代貢茶院遺址、金沙泉遺址和一些茶事摩崖石刻。在福建建甌,發現並考證了記載宋代“北苑貢茶”摩崖石刻80字全文。在河北宣化出土的古墓中發現有遼代的古茶具和不少有關煮茶、奉茶、飲茶的壁畫。在雲南鎮沅千家寨的原始森林中發現了大片的野生茶樹群落,這些考古發現,對研究茶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2、茶文化組織、社團、展館紛紛建立

  這些茶文化組織、社團、展館的建立,為弘揚中華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識,開展國內外茶文化學術交流與研討,推動茶文化事業的發展等,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3. 各種茶文化活動形式多樣、頻繁開展

  ***9月,在北京舉辦了首屆“茶與中國文化展示周”。1990年在杭州聯

  合舉辦了“茶文化節”,此後,各地紛紛仿效。這些活動不僅弘揚了茶文化,而且確實也促進了經濟貿易的發展。近十多年來,各地還舉辦了各種形式的茶會、鬥茶會、茶宴、品茗會、品茶詩會、無我茶會等等,這些都是以茶為載體,開展的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深受群眾歡迎。茶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茶文化論文、著作的發表空前高漲。

  4. 不少歷史名茶得以恢復

  隨著市場的變化和茶類結構的調整,中國名優茶的發展速度很快。2005年名優茶已達27.6萬噸,產值達146億元,名優茶雖然只佔總產量的30.3%,但名優茶產值已達總產值的66.7%。近20年來,各地對不少歷史名茶進行了調查、整理和恢復。與此同時,各茶葉主產區,還根據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和生態特點,積極開展研究創制新的名優茶,這些名優茶投放市場後,深受消費者歡迎。 5.現代新型茶館業蓬勃興起,茶文化知識得到普及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文化休閒氣息濃郁的現代茶館、茶藝館、茶吧,在各地紛紛開辦。據估計,全國茶館大約有8萬多家,年營業額己達120多億元。各地各類職業學校和培訓班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茶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的中、高階茶藝師。與此同時,在高等院校茶學專業中還開設了“茶文化學”課程,有的還開辦了茶文化專業大專班。

  6. 泡茶技藝和茶藝表演

  近20年來,中國的泡茶技藝有了較大發展,各種茶的沖泡更加藝術化、科學化,各種茶藝表演經常出現在各種茶文化活動中。形式多樣的仿古茶藝、民俗茶藝、佛家茶藝、功夫茶藝、文人茶藝、民族茶藝、少兒茶藝等,令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這幾年不少地方都舉辦了有聲有色的茶藝大賽,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各民族茶藝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