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裝平菇種植技術

  中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溫常規生化高溫反應熟化及防汙雙重處理改良培養料免蒸無感染栽培平菇的國際領先技術等。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培養料配方

  平菇培養料來源很多,如棉子殼、鋸木屑、稻草、樹葉,及其它農作物及蔬菜莖稈等都可用來栽培平菇,通常以棉子殼和稻草為栽培平菇的主料。①配方一:棉子殼98%、石灰分1%,石膏粉1%PH值為6.5。②配方二:棉子殼60%、稻草粉33%、石灰粉1%、石膏粉1%、PH值為6.5。③配方三:稻草粉80%、玉米粉或米糠18%、過磷酸鈣1%、石灰粉1%、PH值為6.5。

  拌料方法

  培養料按配方稱好原料及藥品後,置於一干淨房內或空地上,按乾料水為1:1.3~1.8加水,用釘鈀或鐵鏟充分拌勻。拌好後的培養料用手捏緊,若指縫間有水滲出但又不滴時,說明水分含量適宜。

  塑料袋用寬為22~25釐米低壓聚乙烯筒膜,裁成長約40~50釐米的塑料筒,將配製好的培養料裝入塑料筒內,壓緊,兩頭套上塑料頸環或纖維帶環,將塑料筒口翻下,沿環外側從靠近中央的一側挪入,再在環口上蓋上牛皮紙或報紙,用橡皮筋箍好即成。將料袋放入大土蒸鍋中蒸煮消毒,多袋並放,等上大氣後***100℃***維持8~10小時。

  冷卻接種

  將經高溫消毒的料袋置於無灰塵、蚊蟲的清潔乾燥通風處冷卻,待料降溫至28℃左右即可開始接種。接種時,用鑷子從瓶內夾取菌種,直接接入袋內,每個口內接入蠶豆大小的菌種3塊,接種用的鑷子等工具要預先消毒,可用肥皂水洗,酒精抹或高錳酸鉀液抹均可,接種動作要快,接種時不要說話,菌種應選健壯、菌齡短、無雜菌感染的好種,從各個環節防止雜菌侵入。

  菌絲培養

  塑料袋接種後,將料袋置於乾淨通風的房裡堆置發菌,冬季和早春可大堆堆放,雙行排列,堆高1米左右,上蓋薄膜、草簾等保溫材料,秋季和春末只能單行排列,以三至四層為宜。培養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料溫,若溫度超過30℃,就要及時翻堆散熱,將上層及下層與中間料袋對換位置,防止料溫過高燒壞菌絲,促進菌絲生長一致,經20至30天,菌絲即可長滿袋。

  生長管理

  菌絲長滿袋後,就要及時移入出菇室,將菌袋單行排列,同以5~7層為好,行與行之間留70~80釐米寬的距離,便於管理人員操作。此時出菇室應保持充足的空氣及相應的溼溫度,促進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要求每日通風換氣1~2小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通過地面澆水及向袋上、空氣噴霧,提高空氣溼度。當子實體形成並長出袋口後,每天向菇體噴霧1~2次,晴天多噴,雨天少噴或不噴。

  適時採收

  平菇供鮮食,適時採收不但菇體柔軟、味美可口,且產量亦高。當菌蓋顏色由深變淺,下凹部分有白色茸狀物時是收穫適期,或菇體長到八成熟時採收。採收後,應及時將出菇面清理乾淨,將死菇、爛菇及時清除,菌絲休養一段時間後,即可長下批菇,一般可採3~4次。

  袋栽平菇的優點

  袋裝平菇有利於控制雜菌和害蟲的危害,成功率高,能充分利用空間,佔地面積小***15~18平方米的培養室可培養1500~2000袋***。而且,生產週期縮短,採用堆積發菌,增高料溫,加快發菌,縮短菌絲生長期。同時,便於移動管理,可充分利用場地,有利於控制溫度,保持溼度,出菇整齊,菇形好,產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