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紅天麻怎麼種植

  烏紅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烏紅天麻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烏紅天麻種植方法

  1、培養蜜環菌材

  選擇適宜的樹種 以殼鬥科、樺木科、薔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樹種均可栽培天麻。其中以櫟樹、白樺、水冬花、櫻桃樹、合歡樹、化香樹等樹種為佳。用於冬栽的蜜環菌材應提前2—3個月培養,並建好固定的蜜環菌床;用於春栽的蜜環菌材應在9—10個月建好固定的蜜環菌床。砍樹時間:立冬至驚蟄期間,砍樹斷筒後20—30天下窖培菌,6—9個月可邊砍邊下窖培菌。

  2、蜜環菌種和蜜環菌材用量

  蜜環菌種用量每平方米2瓶。蜜環菌材用量,每平方米用粗菌材***直徑6—12釐米,長50釐米***6—8根,重量25—30公斤。細菌材***直徑2—5釐米,長10釐米***5—8公斤。

  3、播種天麻種

  在生產上用0代有性雜交天麻種***又叫天麻原種***栽培效果最好,無性繁殖的第一、二代雜交天麻種的效果次之,栽培第三代後幾乎不再分生出白、米麻種。播種時,種麻靠近菌材擺放,一根菌材上擺放6個種麻;菌材中間4個,兩頭各放一個。用種量每平方米1公斤左右,約40—50個白、米麻種。穴栽、行栽均可。栽培深度15釐米左右。栽培穴覆土時,用細土覆蓋,須填實。做到種麻與土之間,菌材、菌枝與土之間無縫隙。栽培穴上面用闊葉樹落葉、茅草、稻草,玉米秸等物覆蓋,覆蓋厚度2—3釐米。然後開好排水溝。

  4、田間管理

  ***1***冬季和初春要用覆蓋物保溼,穴內10釐米以下層溫度維持在0—5℃,七、八、九三個月一定要用覆蓋物或搭蔭棚來調節溫度,將溫度控制在26℃以內。

  ***2***水分管理2—3月控溼防凍,土壤含水量體裁衣30%,見墒即可。4—6月增水促長,土壤含水量60—70%,手握成團,落土能散。7—8月降溼降溫,土壤含水量60%左右。9—10月控水抑菌,土壤含水量50%左右,手握稍成團,再輕捏能散。11月,土壤含水量30%左右,乾爽公散。同時在生長季節注意清除雜草和防治病蟲害。

  5、收穫

  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方在霜降以後採挖,採挖時,應在天晴土爽之時,忌在雨天或雨天過後1—2天內採挖,採挖時,需準備兩類筐、箱,一類專裝種麻,一類專裝商品麻。其中種麻及時或按要求運輸貯藏。商品麻也要及時加工乾製。

  種植天麻的方法

  先要接種蜜環菌,種植天麻沒蜜環菌是行不通的,因為天麻在生長過程中,主要是靠蜜環菌提供營養,與蜜環菌共生的。

  具體接種的方法也是很簡單的,先準備好樹棒,鋸成小段,在每段上還要先割一個魚鱗口,為蜜環菌提供一個生長環境,再把蜜環菌放進去。

  再就是選好培養的地方,天麻喜涼溼潤的沙土壤,溫度最好控制在20~25度,這是最易生長的溫度,溼度在60%~70%左右

  接下來就可以放天麻了,將天麻放在培養好的蜜環菌上面,等待一年,天麻就種植好了。

  種植好了後,可以把天麻挖出來了。

  挖出來後,先用熱水燙一下,在放在一旁晾乾,晾乾後就可以儲存好了,以後要用時候,直接拿出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