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種植人蔘的方法

  人蔘的主要產地是黑龍江、吉林和 遼寧省, 而河北、山西省也有少量栽培, 其中長白山人蔘歷史悠久,而黑龍江鐵力人蔘以無公害、純綠色而最為馳名。

  人蔘的種植方法

  1.林地栽參

  ***1***選地整地 宜選用坡度在15o以下的闊葉林地,pH為5.5-6.8腐殖質含量高的砂壤土或活黃土。一般頭年刨地第二年種參,使土壤熟化,增加肥力減少病蟲害,整地前可將餅肥及多菌靈、西維因等農藥分別按每平方米50克、20克、15克施於地面,拌人土中,作成寬1.2-1.4米,作業道0.5米,高25釐米左右的畦。

  ***2***繁殖方法

  ①種子處理 春、秋播均需催芽。因人蔘種子屬於胚發育不完全型別,新採收的種子胚很小,僅由少數細胞組成如針尖大小,肉眼幾乎看不見,需與溼沙拌勻保溼貯藏,經20~12℃晝夜變溫條件下3~4個月,讓種胚長大,種子裂口,這一階段稱為形態後熟期,再經5℃左右的低溫下貯藏2~3個月,完成生理後熟期,種子才能出苗。

  ②播種 東北人蔘產區,氣候較溫暖的吉林省集安等地,7月份採種後立即播下,利用自然的溫度,可完成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第二年可正常出苗。氣候寒冷的吉林省撫松地區,當年種子不能完成兩個後熟期,只好將種子風乾,待第二年夏播,第三年出苗,若要第二年出苗,就必須採用催芽方法。

  ③移栽 由於地區不同,土質、氣候等條件各異,吉林人蔘產區形成了兩大參區,即以集安市為代表的邊條參區和以撫松縣為代表的普通參區。兩大參區種植方法有別。

  人蔘的養護技巧

  ***1*** 土壤 : 人蔘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蔘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溼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蔘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溼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蔘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蔘鬚根乾枯, 導致產量下降。人蔘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溼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 全年生長髮育期溼度範圍以40%—50%為好。

  ***3*** 光照 :人蔘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蔘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蔘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蔘生長髮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人蔘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蔘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蔘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蔘燒須爛根。

  人蔘的栽培技術

  1室內盆栽

  盆栽一般可選擇用高約30cm的圓形泥盆,每盆載2~4株一般需要養殖3~6年。盆土最好選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6份,園土2份,河沙2份混合調劑。這樣的培養土質地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2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柞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林或長有闊葉樹的混交林、灌木林種植人蔘,老參地或撩荒地也可開墾利用。土壤應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質和磷、鉀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黃土及花崗岩風化土為佳, 而灰泡土、鹼性土不宜種參。山地宜向陽,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場地:立秋前後砍倒小雜樹, 刨出樹根, 割淨雜草, 挑出蔭棚用材。樹枝、柴草、幹後 用火燒掉, 可燒死部分病菌和蟲卵, 增施鉀、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層翻起扣放。隨後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乾淨。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閒置1年; 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 臨下種再進行細緻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敵菌靈7g進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據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後作畦。 高度15—33cm, 寬度1.2—1.8m, 長度隨地勢而定, 一般為20—50m。畦間留1—2.7m作業道, 以便作業和通風透光。畦面中間略高, 兩邊稍低。同時要挖排水溝和出水口。溝深與畦底平, 寬度視雨量多少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