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茄子的方式要點_茄子的陽臺種植方法

  茄子有著很多的營養物質,那麼茄子如何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茄子的種植方式要點,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茄子的種植方式要點

  概述

  茄子茄子幼苗牛長較緩慢,特別是在溫度不足條件下,苗齡不足,難以培育出早熟的大苗,其苗齡一般需85-90天。

  為了防止苗期猝倒病廈立枯病,除注意維持適宜的夜間土溫外,也可用“五代臺劑”***即五氯硝基苯及代森鋅等量混合***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消毒土8-9g.與床土拌均,用藥後應適當增加灌水量,防止藥害,床土應肥沃,不易過幹。

  播種

  茄果類的育苗基本相同,育苗的方式都是採用溫室、溫床或陽畦育苗。但茄子催芽比較困難,對溫度的要求較高,播種前用55-60℃的溫水燙種,邊倒邊攪拌,溫度下降到20℃左右時停止攪動,浸泡一晝夜撈出,搓掉種子上的粘液,再用清水沖洗乾淨,並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間應維持85%的環境溼度,有30%-50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時,苗床先用溫水灑透,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到床內,覆細土0.8- 1cm厚。播後立即扣上拱棚,夜晚加蓋草苫保溫,出苗前白天床溫保持在26-28℃,夜晚20℃左右,約4-5天即可出苗50%-60%,出苗後及時降溫,白天25℃左右,夜晚15-17℃,陰天可稍低些。

  茄子

  分苗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可以分苗。分苗主要是分到陽畦或塑料拱棚中。床土要肥沃,尤其要保持一定量的速效性氮肥。另外,分苗單株要保留一定數量的營養面積,以10cm×10cm為宜。分苗後要立即覆蓋塑料拱棚,夜晚必須加蓋草苫封嚴,並保持一定的高溫***達20-25℃***。緩苗後,開始通風降溫,白天25℃,夜晚15℃,特別要注意防止晴天中午高溫“燒苗”。如果苗床肥力不足,要結合澆水進行追肥。苗床板結可用小齒耙鬆土,定植前10天通風煉苗,但也要防止凍害,壯苗標準以苗高16-23cm,葉片5~7葉,莖粗0.5-0。7cm為宜。

  育苗

  A.育苗場所及播種期的確定:山西省日光溫室冬春茬茄子一般在10月中旬播種。為了提早上市,茄子需要培育苗齡較長的大苗,通常苗齡為90-100天。

  B.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用水量為種子量的5-6倍,不斷攪動,並保持55℃水溫10-15分鐘,然後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溫中浸種8-12小時。茄子種皮厚,吸水困難,如果種子未經充分發酵更難發芽,要先用0.2-0.5%的鹼液清洗,並用清水反覆搓洗,直至種皮潔淨無粘液時再浸種。也可先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後再行浸種。浸種過程中,每5-8小時換1次水,當種子充分吸水後再用清水漂洗乾淨撈出,用多層溼布或麻袋布包好,甩掉水後放入容器中,置於溫暖處催芽。茄子發芽適溫為25-35℃,因種子成熟度不一催芽袋中的溫度和氧氣不均,會造成種子萌芽不齊,因此,最好採用變溫催芽,一天中適溫30℃佔8小時,20℃佔16小時,5-6天后,即有75%的種子露白,出芽整齊一致。催芽期間要經常翻動種子包,有助於種皮氣體交換。

  C.播種:茄子生長要求較高的溫度,溫室最好採用播種箱播種,這種方法可以隨意搬動,便於調節溫度和光照。先在播種箱內鋪一層厚3釐米的營養土;澆足第一次水,待水滲下去後,撒一層細土,撒播或溝播種子,播後覆1釐米厚的細土,再覆蓋塑料薄膜,種子出土時及時揭掉。

  D.苗期管理:播種後室溫要求25-30℃,光照均勻,5-6天后出苗。80%的幼芽出土後降低室溫至白天20-25℃,夜間20℃,超過28℃時適量通風,通風量不可過大過猛。室溫降至20℃左右時停止放風。在子葉已展開,第一片真葉吐尖時,可提高室溫白天25-27℃,夜間16-18℃,地溫18-20℃,促其真葉生長順利,直到移植。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茄子生長髮育良好,水分不足時,花芽分化晚,結果期推遲,前期產量下降。茄子播種和移植前一定要將底水澆足,以後可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適當補充水分,以滿足其生長所需。茄子幼苗對光照條件要求嚴格,光照充足不僅有利於花芽分化,而且使幼苗生長及發育得以順利進行。光照不足時,花芽分化晚,幼苗徒長和出現畸形花,直接影響產量的形成。為了改善光照條件,可將育苗箱向南傾斜,爭取光照。加大移植用的營養紙袋面積,排放密度合理,也有改善光照條件的作用。

  E.移植:茄子根系再生能力差,新根發生困難,一般只在幼苗2-3片真葉,花芽分化尚未開始時一次性移植到營養紙袋中即可。採用營養紙袋育苗是保護茄子根系較好的方法,只是配製營養土時注意多增加一些氮肥。移植前1-2天把營養紙袋中的水澆足,以紙袋底部見溼為準。移植時將幼苗從播種箱中已經疏鬆的土壤中抖出,順根栽入營養紙袋中,不要彎曲。茄子定植時壯苗的標準是:幼苗株高18-20釐米,6-7片葉,門茄有70%以上顯蕾,莖粗壯,紫色,根系發達。

  定植

  A.定植前畝施基肥5000公斤,深翻耙平後做成寬60-65釐米,高15釐米的高壟,然後將壟上開兩道淺溝,澆足底水。水滲下去後按照株距30-40釐米要求栽植,然後從高壟上的兩道淺溝中間取土封溝。定植深度以苗坨與地表持平為宜。畝栽苗3000-4000株。

  B.定植時間應選擇寒流剛過的回暖期,根據北方氣候條件的規律,選擇這種定植時期可以保證幼苗定植後的3-5天內維持晴好天氣,有助緩苗。定植當天應在10-14時高溫期進行。

  管理

  A.茄子定植後最大的困難是地溫不足,因此在定植後的低溫季節要加強防寒保溫。定植後7-10天,保持室溫30℃以上,以此來提高地溫,補充夜溫,儘快緩苗。並儘量保持地溫穩定在16-18℃。緩苗期過後,植株開始正常生長,每天都要注意揭簾見光,如光照不足極易造成落花。緩苗後門茄花開放,進入結果期,此時應注意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關係,將室溫降到白天25-30℃,夜間15-17℃,這樣既可以使茄子開花結果,又可以枝葉繁茂。室溫超過25℃時開始適量放風,排除室內過多的溼氣,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照強度,減少落花。即使是陰天也要堅持適量放風,只是要格外注意放風量和放風時間。

  B.茄子定植澆過緩苗水後至門茄開花期間,不再澆水,直至門茄普遍長到3釐米大,再行澆水施肥。第一次肥水量可大一些,畝施硫酸銨10-20公斤或糞稀1000公斤。對茄開始膨大時給第二次肥水,以後10-15天澆1次肥水,結果中後期不能缺水缺肥。

  C.茄子屬喜光作物,但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自然光照很難滿足需要,造成植株徒長,出現短柱頭花,造成果實畸形。因此,除每天清掃溫室屋面外,還要張掛反光幕,以縮小溫室中後部光照差距,增加光照強度。

  D.茄子花開前2-3天用25-30ppm2,4-D塗抹果柄,或噴花,每花只處理1次,不可重複,也不能把藥液灑到葉子上。

  E.及時整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門茄膨大後,將門茄以下萌芽的側枝和下部老葉摘去,第二果實***對茄***下的腑芽也要抹去。

  F.結果盛期適當加大肥水量,一般7-10天澆1次水,化肥與有機肥交替使用。同時加大通風量,滿足光合作用所需,促進果實成熟。

  4.採收茄子充分膨大,果實呈紫色、有光澤時及早採收,以提高前期產量,增加產值。收穫時最好從果柄處剪斷,減少碰傷。

  茄子的陽臺種植方法

  茄子-育苗

  ①將種子用細土拌勻後均勻撒於土面,低溫時要覆膜,高溫時要遮陰,保持土壤溼潤直至發芽。

  ②苗期保持土壤溼潤即可,5~6片真葉時定植,一般每盆1棵。

  茄子-日常管理

  ①喜光照,要求通風透光,較耐連作;生長適溫25~30~C,低於5℃植株會受凍。

  ②株高30釐米以上時追施1次腐熟有機肥,其後視長勢施肥,約每月1次;開花至掛果時增加施肥次數,約每1O天1次,以磷鉀肥為主,每次採收後要施肥1次。生長期應一直使用有機肥,以花生麩效果最佳。

  ③掛果期應保持土壤溼潤,忌忽幹忽溼,一般在傍晚澆水。

  ④掛果較多時應進行疏除,一般每株以不超過40個為宜,最好讓果實自然下垂生長。

  茄子-採收

  果實飽滿、下端成鉤狀時即可採收。若需留種,應防止其他茄科植物的花粉混入。若品種純正,則上半部分無種子,下半部分才有種子。

 

  茄子的施肥技術

  1、苗期施肥

  為了確保培育出根系發達、莖粗、節間短的有機茄子幼苗,要求床土必須肥沃。在11.3平方米的床土上施腐熟的有機肥200公斤,將床土與肥料混合均勻。

  2、基肥

  有機茄子喜肥又耐肥,須重施基肥。在翻地前每畝撒施5000-7000公斤有機肥,然後進行翻耕、整地作畦;既可以翻地前每畝撒施3000-5000公斤有機肥,然後做壠或做畦,又可以移栽時再穴施或溝施1500公斤有機肥。

  3、追肥

  有機茄子的生長過程中,結果期很長需要多次追肥。茄子吸收養分量在盛花期後,迅速增加,所以追肥的重點時期是“門茄瞪眼”到“四門斗”收穫。在這段時間內可每隔10多天追肥一次,追施腐熟的人糞尿500-600公斤。

  有機茄子施肥的方法有溝施、穴施或隨水衝施。

  茄子的儲存方法

  茄子的表皮覆蓋著一層蠟質,它不僅使茄子發出光澤,而且具有保護茄子的作用,一旦蠟質層被沖刷掉或受機械損害,就容易受微生物侵害而腐爛變質。因此,要儲存的茄子絕對不能用水沖洗,還要防雨淋,防磕碰,防受熱,並存放在陰涼通風處。

  質量鑑別:茄子以果形均勻周正,老嫩適度,無裂口、腐爛、鏽皮、斑點。皮薄、子少、肉厚、細嫩的為佳品。嫩茄子顏色發烏暗,皮薄肉鬆,重量少,子嫩味甜,子肉不易分離,花萼下部有一片綠白色的皮。老茄子顏色光亮發光滑,皮厚而緊,肉堅子實,肉子容易分離,子黃硬,重量大,有的帶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