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種植方法

  百合為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釐米。鱗莖球形,淡白色,先端常開放如蓮座狀,由多數肉質肥厚、卵匙形的鱗片聚合而成。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百合的種植的選地整地

  應選擇土壤肥沃、地勢高爽、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砂壤土栽培。前茬以豆類、瓜類或蔬菜地

  為好,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作基肥或複合肥100公斤。畝施50~60公斤石灰或50%地亞農0.6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整地精細,作高畦,寬幅栽培,畦面中間略隆起利於雨後排水。江蘇宜興、湖南邵陽、甘肅的涇河沿岸及河南信陽,均採用高畦。畦面寬3.5米左右,溝寬30~40釐米,深40~50釐米,以利排水;在丘陵地、坡地、地下水位低且排水通暢的地方,可採用平畦。畦面寬1~3.5米,兩畦間開寬20~25釐米,深10~15釐米的排水溝。

  且要做好肥料準備工作:每畝備好腐熟欄肥2000~2500公斤,鈣鎂磷肥200公斤,土雜灰肥1500~2000公斤,人糞尿250公斤,後三種拌勻堆制發酵30天以上。

  百合的種植的田間管理

  前期管理

  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晒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消滅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並不讓表土板結。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一般下種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長中期再鬆土2-3次,以疏鬆土壤,清除雜草,並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

  中、後期管理

  一是清溝排水。百合最怕水澇,應經常清溝排水,做到雨停土壤漬水乾。

  二是適時打頂,春季百合發芽時應保留其一壯芽,其餘除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在小滿前後,當苗高長至27-33釐米時,及時摘頂,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以集中養份促進地下鱗莖生長。對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打算用珠芽繁殖,應於芒種前後及時摘除,結合夏季摘花,以減少鱗莖養分消耗。最適時機是:當花蕾由直立轉向低垂時,顏色由全青轉為向陽面出現桃紅色時。時間是6月份。

  三是打頂後控制施氮肥。以促進幼鱗莖迅速肥大。夏至前後應及時摘除珠芽、清理溝墒,以降低田間溫、溼度。摘花打頂。

  百合的種植的追肥

  第1次是穩施臘肥,1月份,立春前,百合苗未出土時,結合中耕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左右,促發根壯根。第2次是重施壯苗肥,在4月上旬,當百合苗高10~20釐米時,每畝施人畜糞水500公斤,發酵腐熟餅肥150~250公斤,進中複合肥10~15公斤,促壯苗。第3次是適施壯片肥,小滿後於6月上中旬,開花、打頂後每畝施尿素15公斤,鉀肥10公斤,促鱗片肥大。同時在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注意此次追肥要在採挖前40~50天完成。秋季套種的冬菜收穫後,結合鬆土施一次糞肥;待春季出苗後,再看苗追施糞肥1-2次,促早發壯苗,一般每次畝施稀薄人糞水30-40挑,磷肥10-15公斤。

  百合的種植的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綿腐、立枯、病毒、葉枯、黑莖病。

  防治

  ①搞好種球消毒,②輪作換茬,③清溝瀝水,④清除雜草,⑤增施PK肥,拔除病株燒燬,用多菌靈、託布津、代森鋅噴淋3~4次。 百合疫病 是百合常見的病害之一,多雨年份發生重,造成莖葉腐敗嚴重影響鱗莖產量。病菌可侵害莖葉、花和鱗片。莖基部被害後盛水漬狀縊縮,導致全株迅速枯萎死亡。葉片發病,病斑水漬狀,淡褐色,呈不規則大斑。發病嚴重時,花、花梗和鱗片均可被害,造成病部變色腐敗。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

  ②選擇排水良好土壤疏鬆的地塊栽培或採用高廂深溝或超壟栽培,要求畦面要平,以利水系排除;

  ③種前種球用1:500的福美雙或用40%的甲醛加水50倍浸種15分鐘;

  ④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開溝排水;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料,提高抗病力,使幼苗生長健壯;

  ⑤出苗前噴1∶2∶200波爾多液一次,出苗後噴 50%多菌靈800倍液2~3次,保護幼苗;發病初期噴灑40%三乙磷酸鋁可溼性粉劑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集中燒燬或深埋,病區用50%石灰乳處理。

  病毒病

  受害植株表現為葉片變黃或發生黃色斑點、黃色條斑,急性落葉,植株生長不良,發生萎縮。花蕾萎黃不能開放,嚴重者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①選育抗病品種或無病鱗莖繁殖,有條件的應設立無病留種地,發現病株及時清除;

  ②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增施磷肥、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生長期及時噴灑10%吡蟲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溼粉劑2000倍液,挖制傳毒蚜蟲,減少病蟲傳播蔓延。

  ③發病初期噴灑20%毒剋星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

  防治灰黴病

  ①選用健康無病鱗莖進行繁殖,田間或溫室要通風透光,避免栽植過密,促植株健壯,增加抗病力。

  ②冬季或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株並燒燬,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花,以減少菌源。

  ③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60%防黴寶2號水溶性粉劑700~800倍液,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為防止抗藥性,應提倡合理輪換交替使用,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防治細菌性軟腐病

  ①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百合。

  ②必要時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4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

  防治基腐病

  ①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以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

  ②合理輪作。及時清除病株。保持通風,避免高溼和過熱。

  ③種球消毒,用40%福爾馬林120倍液浸種35小時,防效明顯。

  ④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黴寶2號水溶液粉劑800~1000倍液。

  蟲害防治

  常見蟲害有:蚜蟲、金龜子幼蟲、蟎類。

  蚜蟲危害,常群集在嫩葉花蕾上吸取汁液,使植株萎縮,生長不良,開花結實均受影響。

  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剷除田間雜草,減少越冬蟲口;②發生期間噴殺滅菊脂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000倍液,蚜蝨淨,大功臣。金龜子幼蟲可用馬拉硫磷、鋅硫磷。蟎類可用殺蟎劑。

  收穫加工

  定植後的第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低下部分完全成熟後採收。百合一般在大署節前後7月下旬選晴天採挖。收後,切除地上部分,鬚根和種子根,放在通風處貯藏。畝產750~1500公斤,折幹率30~35%.97年邵陽日報載:洞口一人種百合,3畝地產2.5萬公斤,最大的一株重10公斤。 加工可分如下幾步。

  ①剝片。即把鱗片分開,剝片時應把外鱗片、中鱗片和晶片分開,以免泡片時老嫩不一,難以掌握泡片時間,影響質量。

  ②泡片。待水沸騰後,將鱗片放入鍋內,及時翻動,5~10分鐘,待鱗片邊緣柔軟,背部有微裂時迅速撈出,在清水中漂洗去粘液。每鍋開水,一般可連續泡片2~3次。

  ③晒片。將漂洗後的鱗片輕輕薄攤晒墊,使其分佈均勻,待鱗片六成千時,在翻晒直至全乾。以鱗片潔白完整,大而肥厚者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