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的種植方法

  食用百合可供觀賞,鮮莖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種植百合經濟效益較高。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少量種植】

  秋季直接取鱗莖埋入土中,第二年春天就可發芽、開花。

  【大量種植】

  1、鱗片培育種球

  用利刀把鱗片從基部切下,隨即插於鋪砂壤土的苗床中。插入時基部朝下,各片距離3釐米,上蓋細沙厚約6釐米。床土經常灑水保溫,但水不可過多,防止鱗片腐爛。床溫保持20℃左右。南方秋播約半個月,從鱗片下端的切口處發生米粒大小的鱗莖體。翌年春季著生基葉1~2枚。秋季葉枯後掘起,按鱗莖大小,大的單球重25克以上可作種球,小的再培育一年。

  2、播種

  南方一般秋栽,北方也有春栽的,但以秋栽為宜。北方用平畦或壟作,南方用高畦。行距20~40釐米,株距15~20釐米。栽後覆土,厚度以鱗莖頂端入土3~4釐米為宜。

  3、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百合生長期長,秋播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天出土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因此,畦面可套種蔬菜和麥類作物。當套作採收後,隨即鬆土、中耕除草一次,以免雜草滋生,消耗養分,影響百合生長。到生長中期再中耕2~3次,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與鱗片變色。

  ***2***追肥蓋草春季發芽出苗後及苗高13~16釐米時分別追肥一次。最後一次追肥後,將稻草薄鋪土面,每畝用稻草400千克,用以降低地溫,保持溼度,防止雨水沖刷和雜草叢生。

  ***3***去櫱、摘花蕾和珠芽、打頂春季發芽時保留一個壯芽,其餘的除去,以防鱗莖分裂。夏季花蕾開始膨大,宜隨時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準備用珠芽進行繁殖,應及時去除,以避免養分損耗。為了促使鱗莖膨大,防止開花和莖葉生長過旺,也可將頂芽摘去,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但摘頂最好在5月下旬,過早、過遲均不相宜。

  4、採收

  百合地上莖葉開始枯黃,植株停止生長,鱗莖逐漸成熟。至地上部全部枯死,下部落葉,上部落花時為採收適期。南方在8~9月份收穫,北方在11月初採收。

  採收時掘出鱗莖,去根、去泥、去莖稈。運至室內,用草遮蓋,避免因陽光照射而使鱗莖變色,影響產品質量。

  食用百合種植技巧

  1、選地整地:應選擇土壤肥沃、地勢高爽、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砂壤土栽培。結合整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加洋豐複合肥40-50公斤作基肥。畝施50-60公斤石灰***或50%地亞農0.6Kg***進行土壤消毒。然後整細耙平作寬1.3m每畦或平畦,畦溝寬30cm,四周開好較深的排水溝,好排水。

  2.種植方法

  主要採用子鱗莖繁殖。選擇鱗片抱合緊密、色白形正、無損傷、無病蟲害的小鱗莖作種。將種莖用70%甲基託布津、或多菌靈或農用鏈黴素溶液浸泡15-30分鐘進行消毒,晾乾後下種。時間以9月下旬-10月份為宜,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cm開橫溝,深溝12cm,然後,每隔15cm***株距***擺入小鱗莖一個,頂端向上,覆細土栽緊,蓋土,有條件的地方加一層落葉或稻草防凍保溼,輕輕將葉、草壓緊,發芽時揭去。每畝1-1.5萬株,畝用種量150-200/公斤。

  3.田間管理

  ***1***前期管理。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晒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

  ***2***中、後期管理。一是清溝排水。二是適時打頂。最適時機是:當花蕾由直立轉向低垂時,顏色由全青轉為向陽面出現桃紅色時。時間是6月份。三是打頂後控制施氮肥。以促進幼鱗莖迅速肥大。夏至前後應及時摘除珠芽、清理溝墒,以降低田間溫、溼度。

  ***3***追肥。第1次是穩施臘肥,1月份百合苗未出土時,結合中耕畝施尿素5-10公斤左右,促發新根。第2次是重施壯苗肥,4月上旬百合苗高10-20cm時,每畝施洋豐複合肥10-15公斤加尿素5-10公斤,促壯苗。第3次是適施鱗莖膨大肥,於6月上中旬,開花、打頂後每畝施洋豐48%尿基複合肥30-40公斤,促鱗莖肥大。同時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此次追肥要在採挖前40-50天完成。

  4.病蟲害防治

  ***1***百合疫病

  百合常見的病害之一,多雨年份發生重,造成莖葉腐敗嚴重影響鱗莖產量。病菌可侵害莖葉、花和鱗片。莖基部被害後盛水漬狀縊縮,導致全株迅速枯萎死亡。葉片發病,病斑水漬狀,淡褐色,呈不規則大斑。發病嚴重時,花、花梗和鱗片均可被害,造成病部變色腐敗。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

  ②選擇排水良好、土壤疏鬆的地塊栽培;

  ③種球消毒;

  ④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開溝排水;增施磷鉀肥料,使幼苗生長健壯;

  ⑤出苗前噴1∶2∶200波爾多液一次,出苗後噴 50%多菌靈800倍液2—3次,保護幼苗;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並用50%生石灰處理。

  ***2***病毒病

  受害植株表現為葉片變黃或發生黃色斑點、黃色條斑,急性落葉,植株生長不良,發生萎縮。花蕾萎黃不能開放,嚴重時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①選育抗病品種或無病鱗莖繁殖;

  ②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增施磷肥、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③拔除受害嚴重的植株,及早防治蚜蟲,減少帶毒蚜蟲再侵染。

  ***3***葉枯病及軟腐病

  分別為生長季和貯藏期間的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選擇健壯、無病的種球繁殖,播種前用50%苯並咪唑500—600倍液浸種20—30分鐘,晾乾後下種。採收和裝運時儘可能不要碰傷鱗莖,貯藏期間注意通氣和降溫。

  ***4***常見蟲害有:蚜蟲、金龜子幼蟲、蟎類。

  蚜蟲危害,常群集在嫩葉花蕾上吸取汁液,使植株萎縮,生長不良,開花結實均受影響。防治方法:

  ①清潔田園,剷除田間雜草,減少越冬蟲口;

  ②發生期間噴殺滅菊脂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000倍液,蚜蝨淨,大功臣。

  金龜子幼蟲可用馬拉硫磷、鋅硫磷。蟎類可用殺蟎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