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種植鬱金香的方法

  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忌酷暑、溼澇。家庭如何種植鬱金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家庭盆栽可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進行。盆栽宜選用矮型品種,可用深筒盆,以利於其根系的發育。盆土可用腐葉土7份、沙2份、腐熟餅肥或廄肥1份,均勻混合後配製;栽種前,先將鱗莖外面的一層褐色膜質表皮撕去,再用0.1%的多菌靈或代森鋅液消毒後,方可種植入盆;一般一個口徑6寸的花盆,可栽種直徑3釐米以上的商品種球2個至3個,然後澆透水,將其置於光照充足處,盆土幹後即澆水,但不可過多,防盆土過溼導致種球腐爛;上凍前移入冷室內,室溫保持在0℃以上。早春2月至3月即可抽芽出土,再將其搬到室外陽光下,每隔10天追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孕蕾到開花前,追施1次至2次速效磷鉀肥,如磷酸二氫鉀,不僅有利於花朵的孕育開放,而且對種球留種影響重大;生長期內始終保持盆土溼潤狀態,4月即可開花。如果是為了促成其在元旦或春節期間開花,可將盆栽商品球置於室外冷涼處,盆土保持不幹不溼,直到計劃觀花期前1個月至2個月,再將其移到5℃至7℃的溫度條件下,如塑料棚中,出葉後改移至具有15℃至18℃氣溫且光線充足處,增施水肥,即可如期開花。

  對準備保留種球的植株,可在花苞尚未開放前及早連花莛一併摘去,然後每隔半月追施一次磷鉀肥,這樣不僅可減少植株的養分消耗,還可促成子球長得大而多,令其符合種球的標準;待到其莖葉開始枯黃,停止澆水施肥,莖葉約有1/2枯黃時,即可挖出鱗莖,稍加攤晾後進行消毒,可用0.1%的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消毒20分鐘,稍晾後再將其攤放在籮筐中,擱放於乾燥涼爽處貯藏;貯藏期間應維持不高於20℃至25℃的室溫,經常檢查並剔除帶病的鱗莖予以銷燬;到了9月初貯藏的鱗莖便可完成花芽分化,這時可轉入冷室中進行低溫處理,前一階段可維持9℃,後一個月轉入5℃,共處理60天至80天,才能保證其可正常開花。經過低溫處理的鱗莖,適時進行促成栽培,從栽種到開花一般只要50天至60天時間。

  鬱金香的採後技術

  1. 切花主要特性:夜間低溫促成栽培時間越長,切花瓶插壽命越長。

  2. 採切發育階段:鬱金香最佳採切期因品種而異。一般在花朵的1/2著色時採切。採後立即置於溫度為2℃和至少85%的相對溼度的環境下。

  3. 瓶插壽命:瓶插壽命短的僅3~4天,長的約5~7天。

  4. 保鮮劑處理方法:保鮮液使花莖伸長過長,對延長瓶插壽命作用不大。因此,一般不採用保鮮液。

  5. 儲藏和運輸技術:可幹儲***水平放置***或溼儲***垂直放置***在2℃溫度下,花頭用塑料薄膜緊密包裹,但不宜長期儲存。一些品種在綠蕾階段連帶鱗莖一起收穫,在0℃溫度下可以儲藏2~3周。

  6. 零售商和消費者處理方法

  ***1*** 對花莖進行再剪截,把切花插入15~20釐米深的水中,花頭用塑料薄膜包裹,在室溫下水合處理,直至切花堅挺。

  ***2*** 切花儲存在2℃溫度下,瓶插壽命最長。

  ***3*** 插花應放在冷涼、無風的環境下,不要靠近火爐。鬱金香具有趨光性,室內光線應分佈均勻,以免引起彎莖現象。

  ***4*** 不要把鬱金香和水仙花同置一個容器中,否則鬱金香壽命會縮短。鬱金香可能引起手掌面板紅腫,處理時應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