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竹節樹的方法

  竹節樹分佈於中國雲南省、廣東和廣西,在海拔500—1900米的常綠闊葉林密林中。那竹節樹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種子採集和貯藏

  果實在尖峰嶺林區1~2月成熟,成熟果實呈淺紅色,即可採集。據調查9年生母樹產果量4~6kg,出種率一般為l6%~20%。因果實的果皮和果肉富含糖份與澱粉等多種養分,易遭病菌為害。固此,採回的果實,應及時除去果皮和果肉,將種子洗淨風乾。

  種子宜溼藏,作法是:用含水量30%左右的椰渣或細沙與種子1:1均勻混和,裝入黑色塑料袋中,置於陰涼通風處,可貯藏5~7個月。

  播種

  播種季節園地而異。海南島南部秋、冬季為宜;北半部春、秋季為宜;廣東省北緯20°以南地區一般在春季為宜。苗圃地要選擇在排水良好、陽光充足、土壤肥沃、含沙量較大的田地。播種可用條播和撒播。條播行距20~25cm。每條約10粒,每畝用種量15~20kg;撤播每畝用種量20~25kg。

  苗期管理

  種子播種後15~20d發芽出土。發芽率可達85%以上。苗高8~10cm後,可進行間苗,留苗株行距20cm×20~25cm,間出的苗可移入營養袋中培育。幼苗每隔10~20d施一次稀薄氮肥水肥。苗高1m可出圃造林,或按株行距1m×1m移植於圃地中,培育綠化大苗。 首先,要從保護資源出發,在天然更新苗木過密的地方選苗。

  第二,帶土團移栽。選取高2~2.4m***切幹高***,地徑4~8m的大苗,帶土團挖起,土團大小視苗木大小而

  定,一般直徑約40m,長35cm左右,把土團放進尼龍口袋捆紮,供運輸;

  第三,假植。把苗木運出置於有蔭棚的苗圃中,行式排列,然後用0.1%高錳酸鉀溶液淋透土團,消毒殺菌。

  第四,管理。假植後應勤澆水,每天早、中、晚用噴霧器各噴水一次。管理得當,成活率一般達90%以上。經25~30d假植,苗木開始萌櫱。50~70d能長出新根,100~120d即可出圃。 人工造林

  播種苗高1m時可出圃造林。荒山造林,以穴狀造林為主,穴寬30cm×30cm×35cm,株行距2.5m×2.5m或3m×2m,每畝110株左右。造林季節:海南島北半部春季或秋季。南半部雨季***7~9月***造林。

  四旁綠化

  竹節樹屬陽性樹種,在全光照下生長健壯,冠幅較大。城市道路綠化時,栽植以株距5m為宜。四旁綠化,宜用大苗。苗高3~3.5m。地徑4~8cm,需帶土移栽。若園圃地為沙壤土,不能挖成土團,則可裸根起苗,但最好把苗木裝入40cm×35cm×50cm的尼龍口袋,如野生苗假植那樣,假植0~70d後再移出定植方能取得高的成活率。

  從苗圃移栽綠化大苗,起苗時必須剪去60%的枝葉,以減少水份蒸騰。綠化季節海南一般以春、秋季為好,但冬季也可以進行。

  種植竹節樹的價值

  經濟價值

  該種木材邊材淡黃白色,易腐,心材淡紅色,堅固,有光澤,紋理細緻,易施工,是傢俱、裝飾雕刻和小建築物的良好用材;果可食。

  藥用價值

  藥材基源:為紅樹科植物竹節樹的果實。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鮮用或晒乾。

  功能主治:解毒斂瘡。主潰瘍。樹皮供藥用,可治瘧疾。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竹節樹的形態特徵

  竹節樹屬於小喬木,高可達12m。莖基部有板狀支柱根。單葉對生;葉柄長4-7mm,粗而扁;葉革質,倒卵形、橢圓形至長圓形,長4-10cm,寬2.5-4.5cm,先端漸尖或鈍頭,基部闊楔形,全緣或中部以上有極淺的鈍齒,葉背面散生有明顯的紅色小斑點。

  聚位花序腋生,總花梗長1-2cm;小苞片生於萼筒下方;花萼鐘形,宿存,長3-4mm,通常***4-***6-8裂,裂片三角形,直立;花綠白色,藥瓣***4-***6-8,近圓形,通常先端2裂或撕裂,有時全緣;雄蕊數為花瓣之1倍;子房下位,通常4室。漿果球形,直徑約5mm,先端冠以三角形的萼齒,有種子1顆。花期8月至翌年2月,果期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