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探索論文

  數學教育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初中的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新課標對數學教育的影響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新課程標準對中學數學教育的影響》

  摘要:新課標對中學教學的要求是通過老師的指導性教育下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主,以主動研究的方法解決問題進行學習的活動,這種學習要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突出了學生研究性學習和蒐集以及處理資訊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而數學教育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初中的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新課標對數學教育的影響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教學;教學影響

  由於傳統的數學教學存在許多的不足和缺陷,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出了新課標教育改革。為貫徹和執行新課標提出的教學理念,中學數學教學方式就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變革:提高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對於數學本質的理解,聯絡生活實際,改善教學手段,體會數學的人文精神等。同時教學方式的轉變也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學習新課標理念,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加強教師的自身修養等。本文就新課程標準對中學數學教育的影響進行了討論,提出了新課程標準下中學教育的主要教學變化,希望能夠對中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有所幫助。

  一、注重數學教學基礎,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

  重視數學教學基礎是我國數學教育的有效教育方法,很多人認為在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下不再重視基礎,新課程強調的數學教學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實際上,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把握好數學基礎教學的內容,還要以此為基礎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教學標準對數學教學的影響不僅不會對數學基礎的教學產生影響,反而會為數學基礎教學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

  在數學學習方面,教師教會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基本數學學習技能,因此,傳統對計算和動手實踐方面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資訊科技手段來實現,通過這種方式節省教學資源提高數學基礎的教學效率,同時提高對教學策略方面的注重,讓學生逐漸獲得學習知識的新技能和構建學習數學知識體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幫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的精髓,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二、注重數學課堂聯絡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成就感

  數學作為一門貼近生活的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數學教學很多內容都和日常生活中有著緊密的聯絡,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人為地將數學內容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分離了,這就導致了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的脫節。新課程教學標準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要注重數學知識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聯絡,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性。”如在講解完三角形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一節專門的實踐課程來驗證數學學習的各項內容,如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正弦餘弦定力以及三邊長度關係等問題,通過這些實際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和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數學書本知識向日常生活實踐方面問題的延伸能夠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從而在取得階段性學習成果的同時獲得成就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將來更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三、合理利用資訊科技,改善學生學習方式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數學的教學方式逐漸無法滿足現代數學教學的需要,資訊科技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計算機資料處理和圖形模擬技術,計算機憑藉其巨大的資料圖形模擬素材庫和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在學習函式部分時,可以通過計算機的函式繪圖功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函式影象,甚至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動手繪製函式影象。但是在運用資訊科技的同時需要注意計算機的運用方式,資訊科技僅僅作為一個教學手段而不能是數學教育的全部,避免在教學活動中使用華而不實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不會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更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內容的注意力,妨礙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

  四、穿插數學文化價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數學作為初中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日常生活應用和推動社會技術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瞭解數學思維和應用價值,更要讓學生深入地瞭解到數學內部的文化價值。這就要求了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和內容相關的數學人文知識,如在等差數列求和時可以列舉高斯的故事,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積極感受數學家的探索精神和發現精神,鼓勵學生追求數學真理,讓學生帶著對數學的興趣和對數學先哲的崇敬學習數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做學生信任的朋友

  在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下,教師已不再是傳統教學中高高在上的教學者,而是和學生平等的學習者和合作者,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學生對數學學習方面的真實需求。而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充分信任教師,才能積極地投身到數學學習活動中,配合教師的數學教學活動。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中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性,對於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誤區要儘量避免粗暴地改正,而是積極尋找出現誤區的原因,積極進行有效的引導,以更多的鼓勵和引導教育學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相長”,重視學生和教科書不同的解題方式,這些方式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新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傳統數學教學活動知識的單向傳輸改變成為知識共同探討和共同進步的過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對數學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能被新的條框所束縛,對於某些教學方法要使用彈性教學,加強在教學管理方面的研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按照課堂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要求學習,同時要做到有方法的靈活教學,教學的實際方式根據課程、時間和教育物件進行確定,靈活地在課堂上使用新課程教學標準提出的新方法,只有做到了不教條地使用創新型學習方法才能夠真正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江偉.初中數學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及方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2.2.

  [2]唐谷穩.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育趨勢[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3***.

  [3]古其龍.漫談初中數學教育中學生素質的培養[J].軟體.2012.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