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精神分裂是一種對患者和家屬都有很大危害大的一種精神疾病。那麼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狀呢?精神分裂有什麼治療方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精神分裂的知識吧。

  精神分裂的症狀

  首先是性格上的改變,塬本活潑開朗愛玩的人,突然變得沉默寡言,獨自發呆,不與人交往,愛乾淨的人也變的不注意衛生、生活懶散、紀律鬆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和患病之前的性格完全相悖。

  再者就是語言表達異常,在談話中說一些無關的談話內容,使人無法理解。連最簡單的話語都無法準確稱述,與之談話完全感覺不到重心。

  第三個就是行為的異常,行為怪異讓人無法理解,喜歡獨處、不適意的追逐異性,不知廉恥,自語自笑、生活懶散、時常發呆、矇頭大睡、四處亂跑,夜不歸宿等。

  還有情感上的變化,失去了以往的熱情,開始變的冷淡、對親人不關心、和友人疏遠,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一點消失都可大動干戈。

  最後就是敏感多疑,對任何事情比較敏感,精神分裂症患者,總認為有人針對自己。甚至有時認為有人要害自己,從而不吃不喝。

  但是也有的會出現難以入眠、容易被驚醒或睡眠不深,整晚做惡夢或者長睡不醒的現象。這些都有可能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選用藥物治療時特別是確定首選藥時宜慎重而周密地考慮藥物的靶症狀、精神分裂症的臨床型別、病程特點,病人處於急性或慢性階段,以及主要以陽性症狀為主還是以陰性症狀為主,病人的軀體狀況、年齡特點及既往藥物治療的成敗經驗與教訓也不應忽視。

  2、環境、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援

  最好的精神分裂症治療辦法是什麼呢?心理治療對精神活動的社會康復、減少和預防精神衰退十分重要。無論住院病人的住院環境或出院病人的社群環境、工療娛療、集體***團體***心理治療、妥善解決家庭矛盾與就業及開展家庭心理治療,對減少復發、社會康復均起積極作用。

  3、休克治療及其他

  緊張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伴有明顯抑鬱症狀者及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經多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而療效不佳者可選擇電休克治療,或胰島素休克治療或低血糖治療。電休克治療一般療程限6~12次為宜。胰島素休克治療或胰島素低血糖治療一般以40~60次左右為宜,可根據具體病例必要時適當增加次數。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遺傳因素

  根據臨床資料調查,本病患者的家族中同病者為一般居民的數倍,且血緣越近。患病率越高。單卵雙生兒的同病率為40%—50%,比雙卵雙生兒高4—5倍。精神分裂症母親的子女中發病率明顯高於對照組。對寄養子女的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母親所牛的子女從小寄養出去,與正常母親所生子女生活於相同的環境中,成年後的發病率也高於對照組,同時反社會型人格、神經症性障礙的患病率也較高。

  2、大腦結構異常

  近年來腦結構成像研究發現,約1/4的分裂症患者在cT及MRI造影檢查中,發現有輕皮的腦萎縮現象,表現為腦室擴大、腦溝增寬、皮質萎縮等。最近研究發現,腦室擴大以前額角最明顯,腑臟體有明顯的發育異常。這些變化在精神疾病的早期就已經存在。

  3、神經生化異常

  近年來研究表明,某些中樞遞質在調節和保持正常的精神活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多巴肢***DA***功能亢進假說:酚曉嗓類等抗精神病藥物能有效地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與其阻斷中樞DA受體的功能有關。

  4、環境及心理社會因素

  歐美研究發現貧困階層的患病率和發病率較高,有些人認為貧困階層精神壓力大,容易發病。此外,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件格多表現為內向、弧僻、多疑。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社會環境不良、生活動盪、學習緊張、升學受挫、失戀、夫妻不和、意外事故等心理社會應忽負荷重者,在遺傳的基礎上容易發病。

  5、家庭遺傳因素

  精神科的專家曾經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就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經過那些大量的研究還有資料都顯示精神分裂症跟家庭的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而且血緣關係越近,基因中存在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的概率就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