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大家知道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狀嗎?精神分裂怎麼治療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精神分裂的症狀與治療吧。

  精神分裂的症狀

  1、言語異常

  說話的方式方法變得不正常了,比如自己和自己說話,無故大吵大鬧,滿口髒話,與實際不存在的人對罵,愛說的人變不愛說了或者不愛說的人變愛說了,說的話或者深奧難懂,或者不符合邏輯,或者前言不搭後語,愛提一些“耳朵為什麼不會吃飯”之類荒唐的問題,說背後有人議論自己,窗外有人說自己的壞話,廣播電視節目是專門針對自己的等。

  2、思維破裂

  患者思考問題時沒有中心,第1個念頭和第2個念頭之間缺乏任何聯絡,講話時前言不搭後語,顛三倒四,有頭無尾,缺乏條理。醫生完全無法與思維破裂的患者進行語言交流和進行醫療檢查。

  3、情感障礙

  對親人疏遠、冷淡,甚至敵對。對一切事物表現冷淡,漠不關心,整天悶坐,胡思亂想。情感障礙明顯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嚴重影響進食、睡眠和休息,對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4、被害妄想

  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多數病人採取忍耐、逃避的態度,少數病人也會“先下手為強”,對他的“假想敵”主動攻擊。對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物件,即:病人認為是誰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物件是某個家裡人,則應儘量讓這位家屬遠離病人,至少不要讓他與病人單獨在一起。

  5、幻覺妄想

  幻覺中以幻聽為多,患者聽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對她講話,或聽到一些人議論她。患者的行為常常受到幻覺的影響,甚至服從幻覺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險動作。幻覺妄想可導致突發行為改變,會突然出現自殺、自傷、衝動、出走、無自知力等精神症狀。

  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一、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在患病初期,就採取藥物治療的措施,能夠儘早的控制病情,減少疾病惡化的機率,而且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來說,藥物治療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採用抗精神病藥治療,能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不良精神症狀。循序漸進的通過藥物治療的方案,對精神分裂症進行治療,對病情的恢復和鞏固治療作用是非常大的。

  二、心理治療

  患上精神分裂症,很大程度跟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關,受到某種強烈的精神刺激,或是長期被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所束縛,心理自由度嚴重縮小,造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發作,採取心理治療的方法,能夠讓患者及時有效地疏導阻塞的心理狀態,在面對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時,也能夠通過心理疏導的方法,消除內心隱患,從而對精神分裂症有較好的控制治療作用。

  三、家庭治療

  在經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一系列的治療之後,採取家庭治療的方法,就是要在督促患者按時服藥,並且幫助患者逐漸的改善不良的個性特徵,逐漸消除精神心理症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善自我不良的個性特徵,思維活動等等,通過家庭治療對患者的不斷自我完善,幫助患者逐漸以健康的身心狀態重新回到社會大環境中。

  四、體育治療

  合理適量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和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有一項研究表明,精神科疾病患者,特別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參加為期十五週左右的體育鍛煉,積極配合醫生的各種要求,就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狀況和緩解病情。

  五、飲食調理

  中醫注重養生飲食調理,很早以前中醫對精神分裂症就有過治療的先例以及介紹,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為陰陽失調。病理過程中痰迷心竅,瘀血阻腦及痰瘀互結等,皆不斷促使病情加重。氣鬱→痰火→血瘀為本病的主要發展環節,病位主要在肝膽心脾。

  六、定期去檢查

  時刻讓醫生了解患者的情況,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情況去調整療法。通過檢查也可解除病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藥物治療中的種種困惑,這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患上精神分裂的危害

  1、改變性格

  患者得病後,性格往往會發生某些改變,表現出諸多異常,是最明顯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並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閒事,說大話,誇誇其談,做事有始無終,愛發脾氣,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經精神危害

  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類似於神經疾病的症狀,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樣表現等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現。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難,睡後夢多,且醒後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

  3、影響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僅因病態行為給家人造成身體乃至生命上的傷害,還會造成家庭經濟狀況及家人生活質量的下降、精神負擔加重等情況,尤其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髮育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4、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長時間不能治癒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此外,自傷自殺是對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種行為方式。據臨床調查,自殺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鬱症,其自殺危險高於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約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