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的症狀及預防措施

  很多人聽到精神分裂症都會覺得可怕,因為患者發病的時候有可能會傷害自己或是他人。那麼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狀呢?精神分裂如何預防?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精神分裂的知識吧!

  精神分裂的症狀

  1、日常生活懶於自理

  心理學專家介紹,有些人愛睡懶覺,早上總是睡不醒。尤其是一些學生整天睡意朦朧,頭昏沉沉的,眼睛也總是睜不開,飯也不想吃,甚至懶得做事,懶得說話,日常生活都懶的自理。常有這樣的狀況,需警惕可能已患病,臨床上診斷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就是“懶”。這是一種病態的“懶”,與大多數人偶而感覺疲勞、“懶一次”的所作所為症狀完全不同。

  此病大多始發於青少年時期,起病十分緩慢,初期常伴有頭痛、失眠、記憶減退等輕微症狀,所以往往被患者忽視而未能及時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病情發展明顯後才引起注意。

  2、行為變得孤僻、懶散

  患上精神分裂症使人的行為變得孤僻、懶散、被動。對人情感逐漸淡漠,失去對家人及親友的親近感。學習或工作效率也逐漸下降。病人的精神活動出現了異常,人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互相之間不再像正常人那樣協調,而出現了分裂、互不協調的症狀。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以對生活興趣逐漸減退為主要表現。如一些青年患者常產生輕生妄想,將一連串不愉快或遭受挫折的事連在一起,於是灰心喪氣,對人對事都不在意,採取逃避生活的態度等等。他們在生活中具體反應,就是“懶”的表現。

  除此之外,部分病人還會產生聽幻覺、視幻覺,其行為常常帶有一定的衝動性、盲目性、怪異性和不可理喻性,一般正常人難以接觸和難以與其溝通。患此病者自動緩解者較少。

  3、早期識別有效干預

  針對以生活懶散、情感淡漠、社交退縮為主的“懶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徐教授提醒一定要早期識別、早期干預、早期治療。

  需識別該病的早期症狀,如性格的突然變化、講話離題含糊、行為古怪、個人衛生差、突然冒出的古怪奇異想法、情感遲鈍淡漠、社交退縮等,尤其是出現“懶”被窩,“懶”做事,“懶”說話等系列“懶人”表現。提倡及時進行包括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在內的早期干預,能夠促進病人的精神康復。

  預防精神分裂的方法

  1、對於工作和學習壓力帶來的負擔和緊張狀態,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和緩解,併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保持勞逸結合,不過度的消耗自己的腦力和堆積壓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更可以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

  2、、積極培養自己樂觀的性格吧,雖然性格一旦形成就是很難以改變的,但是隻要有恆心,將良好的心態放入生活中,凡事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將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纏身的機率。

  3、、如處理人際關係,應以寬待人,做到互相理解,不去為生活和工作上的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這是防止人際關係緊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處理家庭關係,同事關係,鄰里或從屬關係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

  4、、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儘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難事,免得過度透支自己的體力和腦力,不要太過於固執己見,這也是預防精神分裂症的關鍵所在。

  精神分裂的調節方法

  1、避免刺激

  精神分裂患者不管是受到或者沒有受到過刺激,都要避免他們受到驚嚇和刺激,只有這樣他們的心裡還是緩和平靜的,才不會爆發精神分裂,還會像正常人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倍加愛護。

  2、忌居室不安靜

  喧鬧、嘈雜的居住環境只會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患者得病後,家屬應給以同情,為其安排安靜舒適的環境,或將患者送往幽靜的農村進行治療,以期縮短療程。

  3、飲食調理

  精神分裂患者在飲食上也要進行一些改善和調整,比如患者不能多吃辛辣刺激的事物,抽菸喝酒也要禁止等等。不能暴飲暴食,飲食要清淡影響,要多吃水果。

  4、需找他人的幫助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進行自我的調理之外,家人也要多幫助患者。比如說要支援和鼓勵患者,多跟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和交流,為患者的康復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