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家形成有哪些的地理因素

  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擁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下面是有夏國家形的地理因素,歡迎參閱。

  夏國家形的地理因素

  夏為三代之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有關夏國家形成問題的探討,是解決中國國家起源這一重大學術課題的關鍵。近年來,學術界對此曾給予極大的關注,研究也在一步步地深入,其間不乏卓越的創見,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面還很多。其中,地理環境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它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本文擬就此問題,談點個人的淺見,以期拋磚引玉。

  “地理環境決定論”否定之否定

  自古以來,人類活動的歷史舞臺,是離不開一定的地理環境的。愈是在遙遠的古代,人類愈是依賴於周圍的環境,仰仗大自然的賜予來維,持生存。因而,人類對地理環境也有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

  最早提出“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當推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他認為自然環境是物質世界發展的第一動力。16世紀,法國著名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博丹,也曾提出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看法。後來,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接受並發展了這一觀點,是“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集大成者。他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而自然地理條件對於一個民族的道德、風尚、法律性質和政體的建立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由地理環境決定人們的性格、生理狀態和心理特徵,然後由不同性格、不同生理狀態和不同心理特徵的人來決定國家的體制和社會發展的速度。很顯然,這種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它違背了客觀歷史事實,當然也是與馬克思主義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的學說背道而馳的。

  關於地理環境的作用問題,早在1938年斯大林在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時就曾指出:“地理環境無疑是社會發展的經常的和必要的條件之一,它當然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程序”,“地理環境不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原因”。。從普遍意義上來講,這個論·斷無疑是正確的,也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並非普遍地起決定作用,更何況它又是首先通過生產力對社會產生影響和作用的。這是馬克思主義同地理環境決定論者的根本分歧。

  然而,馬克思主義在強調生產力的決定作用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地理環境因素。而且認為,地理環境作為生產力發展的必不可少的自然條件,在不同的時期和特定的地區,往往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馬克思曾將自然富源分作兩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和勞動手段的自然富源,並指出:“在文化初期,前一類自然富源有決定作用,在較高的發展階段,則後一類自然富源有決定作用。”②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其生產力和經濟狀況便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勢必會影響到社會歷史特別是人類文化初期階段社會歷史發展的程序。不僅如此,由於地理環境的差別,從而使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狀況產生差異,那麼也必然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制度。


猜你喜歡:

1.夏朝糜爛的後宮生活故事

2.夏朝的思想文化

3.夏朝的農業是怎樣的

4.夏朝皇帝列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