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徵文範文作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小學時期和初中時期是青少年成長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優秀徵文範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徵文範文篇1

  今天下午姜校長給我們講了心理健康的講座,其中講了寬容和自信共3個小故事其中讓我們感受最深了的是這個故事:有一個老禪師寺裡有很多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和尚,他們都喜歡夜裡出去玩。一天老禪師吃完晚飯出來散步。他看見一個凳子,不用說這一定是用來用的。於是,老禪師把凳子拿開自己蹲在放凳子那裡。不久,小和尚回來了,不知不覺就踏著老禪師的背下來了。小和尚的心害怕極了!因為他怕老禪師罵他責罰他。而老禪師的一句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老禪師和藹地說:夜裡太冷了不要再出去了快回去吧!小和尚慚愧極了!從此以後小河在也不出去了。

  這篇故事告訴我學會寬恕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可是同學之間不經意的一下就會動手動腳。就像我今天用廢紙疊了一個小外衣。我的同桌把它弄壞了我就破口大罵。可見如果人人都會忍讓世界會美妙無比。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徵文範文篇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小學時期和初中時期是青少年成長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為學生未來更好地發展做好鋪墊。

  生活中到處都是無形的壓力,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又怎樣去面對這些無處不在的壓力,心理良好的人與心理脆弱的人,處理壓力的方法有著天壤之別。比如,兩個心理素質不一樣的人,受到委屈,心理好的人就會在心裡默默對自己說:“可能今天他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兒,或許,明天他心情會好些。”而心理脆弱的人就會怨天尤人,近而抱怨別人。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我現在就讀的共和學校就是一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學校每年都會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輔導課,心靈諮詢室等,所以每個學生,每天在學校生活得非常愉快。

  上學期我校曾舉辦過心理劇表演,在這些表演中反映出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不良行為,因為一些小事,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所造成同學之間的一些隔閡,而在這些心理劇中同學們提出了有效化解這些矛盾的辦法。所以我覺得心理健康教育對我們青少年有著很大的幫助,一個健康的心理讓我們一步步走向陽光,而有時我們就像一棵小樹苗,需要他人的灌溉,愛護。學校就像一棵樹要我們用愛心去培植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對現在個體的發展重要,而且對未來乃至一生的發展都具有基礎性作用,我們都應該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心理素質是人才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徵文範文篇3

  今天,我跟表哥閒聊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提到了心理健康這個話題。

  《生命教育》課的蔣老師告訴我們,不光要注意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蔣老師曾經給我講過考試不可怕、想哭就哭、克服嫉妒心理……這些內容,遇到那些情況時產生的情緒,我就覺得沒什麼壓力了。表哥說他們也有一門叫《心理健康》的課程,最有趣的是他們那個老師居然還有潛意識催眠的本領。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就露了一手。老師讓他們趴在課桌上,心裡放輕鬆。然後放了一些輕鬆的音樂,口中輕輕唸叨著一些引導的詞語。表哥他們就感覺自己的意識不受控制了,心裡覺得飄飄然,耳朵裡只回響著老師的話,但說的什麼卻一點兒也不知道了。最後,表哥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當場睡著了,別的同學都進入了半睡眠狀態。

  我聽了以後,覺得很神奇,要是我長大了,也能學會這種本領就好了。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徵文範文篇4

  在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的時光是無憂無慮的,沒有學業的負擔,整天嘻嘻哈哈的;漸漸長大了,學業的負擔越來越重,壓力也越來越大,面對壓力我們也需要適當的放鬆。

  比如:一天放學後,好不容易做完了老師佈置的回家作業,沒想到,家長又佈置了許多家庭作業,這會讓我們本來就很壓抑的心理變得更加煩躁。對此,我也有我自己的一套“調節法”。1、找個時間***可以在學校課間或是有空的時候***和自己的知心朋友發發牢騷、吐吐苦水,尋找一個安慰2、找一個毛絨玩具***或是柔軟的東西***,當成自己的發洩目標,瘋狂錘擊,發洩一下自己心中的煩躁,也可以去學校中的“心靈港灣”對著那裡的拳袋發洩一通***此辦法不推薦,此辦法只能暫時性抑制煩躁情緒***3、追根溯源,家長佈置家庭作業無非就是想讓我們的成績有所提高,可以和家長好好溝通一下,比如說保證自己下一次的大考成績不低於xx名***我也是用這種方法和我的父母達成協議的***

  其實不止是學業上的心理壓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友誼有時也會成為我們心中的難題。

  在我們這個年齡段是十分衝動的,也是十分重友情的。例如:我在上星期就與自己的好朋友因為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做卷子的速度太慢而大吵了一次。回家後,我十分想不通,心中滿是疑惑,後來通過我的知己對我的“心理治療”中,我漸漸解開了心中的疑惑,並且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我又和她和好如初了。在與朋友發生矛盾時,先不要急著找人評理或是對自己朋友的舉動作出判斷,等自己平靜下來,回憶自己當時的一舉一動,是否有不妥的地方,並且不要“好面子”、怕尷尬,一直不去道歉,把誤會鬧大。同時作為他人的朋友,我們也該在他需要我們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不僅幫助了他人,也為自己增加經驗、敲響自己心中的警鐘。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何樂而不為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