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鐵的危害有哪些

  缺鐵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營養問題,特別是嬰幼兒,生長髮育快,對鐵的需求量大。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寶寶缺鐵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寶寶缺鐵的危害

  鐵是造血的原料之一,很多人都知道母乳、牛奶中含鐵量是比較低的,寶寶在4個月到2歲之間很容易出現缺鐵,寶寶4個月後從母體貯存的鐵質消耗完,但仍未新增輔食就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此外寶寶挑食偏食飲食不均衡,導致鐵攝入減少,也是造成缺鐵的主要原因。缺鐵對寶寶最大的危害就是影響智力的發育,因此媽媽要注意對鐵的及時補充。

  通常4個月後就要給寶寶新增鐵,沒有及時新增含鐵的食物,寶寶就無法吸收到足夠的鐵,而且寶寶通過排洩也會流失鐵,這樣便會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情況。這也是鐵元素缺乏所造成的最直接危害,會讓寶寶疲乏無力、臉色蒼白、面板乾燥、頭髮易脫且沒有光澤、指甲出現條紋等情況。嚴重的寶寶還會出現一些喜食泥土等“異食癖”,或精神分裂、智力障礙。

  鐵還是體內許多酶的輔酶,如果缺乏鐵,除了會產生貧血,還會導致體內代謝過程受到影響,使組織和細胞的正常功能受到阻礙,危害全身。比如使消化系統受影響,寶寶會出現口腔炎、舌炎、厭食、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

  寶寶缺鐵的危害還可以導致心理活動和智力發育的損害以及行為改變。這樣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愛哭,易怒,對新鮮事物反應不靈敏,對環境興奮不大,不喜歡長久注意某種事物。由於缺乏注意力和堅持性而被認為性格障礙和情緒障礙,甚至被認為是多動症。這些寶寶在做智慧測試時,語言和操作能力都比正常孩子低。

  寶寶那麼健康,為什麼會貧血?

  缺鐵是引起貧血的主要原因。而缺鐵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營養問題,特別是嬰幼兒,生長髮育快,對鐵的需求量大,而飲食結構卻相對單一,容易出現鐵供不應求的現象。嬰幼兒鐵的主要來源是胎兒時期從母體獲取的儲備鐵和從出生後的食物中獲取。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之前可以從媽媽那獲得很多鐵儲存在體內。這些鐵一般可以滿足寶寶6個月左右的生長需求。6個月之後,寶寶體內儲存的鐵會被逐漸消耗殆盡。而在 6 個月~2 歲期間,寶寶生長髮育迅速,對鐵的需要增加。在此期間,如果輔食新增不當或是葷素搭配不當,就容易發生缺鐵。

  缺鐵會導致寶寶貧血、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活動量減少、生長髮育緩慢。特別是嬰兒期,長期缺鐵不予糾正會造成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導致寶寶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減退,智力低下。

  應對缺鐵有妙招!

  1、微量元素檢查

  醫生建議:足月正常嬰兒,滿6個月可以對微量元素進行檢測,早產、低體重嬰兒,滿3個月就可以對微量元素進行檢測。1歲以後的嬰幼兒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測。

  2、均衡飲食,注意補充動物性食物

  3、服用乳清補鐵蛋白幫助促進嬰幼兒對鐵元素的吸收、利用

  4、新增營養包,補充寶寶所需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