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一般有哪兩種起跳方法

  跳高,田徑運動跳躍專案之一。現代流行的跳高起跳方法有兩種,大家知道分別是什麼嗎?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跨越式跳高

  1864年英國的羅伯特·柯奇首先採用跨越式創造了1.70米的世界紀錄,1890年英國的羅敦又創造了1.97米的新紀錄,30年中提高了27釐米。 其具體技術表現為:助跑方向與橫杆成一定角度,用遠離橫杆的腿踏跳,起跳點距離橫杆垂直面60至80釐米。當人體騰空後,上體前傾,擺動腿擺過橫杆後,向杆下內轉下壓,使臀部迅速移過橫杆,兩臂下垂。過杆時,軀幹向橫杆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舉起。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過杆動作。過杆後,身體側對橫杆,用擺動腿先落地。因為起跳後重心離橫杆較高,故不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但動作簡單易學,多為中小學體育教學以及初學者採用。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杆的外側30釐米處。助跑方向與橫杆成45度角。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穫。

  先在橫杆中間外側30釐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經過反覆練習,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點。

  背越式跳高

  965年18歲的福斯貝里用背越式技術越過了2米的高度,1967年美國的R.福斯貝里用背越式跳過了2.24米,又在1968年墨西哥第19屆奧運會上以相同成績奪得冠軍,爾後背越式也稱“福斯貝里式”。到1984年,我國選手朱建華用此姿勢三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績分別是2.37米、2.38米和2.39米 。瑞典運動員帕特里克.舍貝里1987年又用該姿勢創造了2.41米和2.42米的世界室內、外世界紀錄。截至2007年5月1日,古巴的索托馬約爾保持著室外世界男子跳高紀錄2.45米和室內世界男子跳高紀錄2.43米。保加利亞的科斯塔迪諾娃保持室外世界女子跳高紀錄2.09米,德國的亨克爾保持室內世界女子跳高紀錄2.07米。都是採用背越式創造的。 其技術大家都很熟悉,在比賽中經常見到,表現為:弧線助跑,遠離橫杆的腿起跳,異側臂引臂、擺動腿屈擺內旋,使身體背對橫杆騰空而起,高仰的頭部越過橫杆以後,髖部接著挺起,形成一個反弓形,雙腳急速上提。頭靠前,背靠下,雙腳提起,整個身體依次越過橫杆。以肩背落墊,滾翻緩衝。該技術因身體重心離橫杆較近,甚至低於橫杆高度,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是目前最優越的過杆方式,在比賽中被廣泛採用。

  背越式的步點採用弧線助跑。先在橫杆中間外側30釐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先向右走5步,為A點。然後再向右走6步為B點。再向前走7步為C點。從C-B-A助跑,C-B段為直線助跑,B-A為弧線助跑。經過反覆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橫杆,身體各部分依次過杆的一種過杆技術。背越式跳高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過杆和落地四個階段組成的。各階段彼此緊密相連、相互作用。

  1.重點掌握杆上動作,練習時要注意控制桿上挺髖成"橋"型的時機,使之有足夠的延續時間,防止"坐"著過杆。

  2.學習過杆技術要多采取各種輔助練習。注意裝置的安全效能及加強保護措施。

  3.重點抓好助跑與起跳的有機結合。

  4.應通過對助跑丈量方法的學習,掌握由直線進入弧線的助跑技術,並確定助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