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木版畫作品圖片

  隨著資訊化時代和高技術時代的來到,木版畫創作的面貌也開始出現多樣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關於,僅供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氣勢高亢的民族精神

  縱觀中國大多黑白木刻作品都洋溢著濃烈的民族之情,版畫家們將自己的深深的愛國熱情雕刻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上世紀30年代中國出現的新興木刻,不僅是一個新的繪畫品種的誕生,更是受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左翼美術家聯盟”領導和影響下的無產階級革命藝術。比如版畫家力群及他的作品,1931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力群,不僅受到了校長林風眠的油畫、老師李苦禪的國畫影響,更是與一些進步同學一起成立了“木鈴木刻研究會”,勇敢地拿起了木刻刀,走上了為拯救祖國為人民而藝術的道路。他1933年的版畫《病》,正是用臥在床榻上的病人那茫然的眼神和乾枯的手,深深刻畫出了當時中國人民的苦難,而緣於他作品所表現出的進步思想而被國民黨逮捕入獄。1935年的木刻《抵抗》和1937年的作品《抗戰》,是他用洗練的刀法、簡潔的造型,將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壯烈場面進行了生動的展示。1940年初,力群來到了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任美術系教員,延安的6年度過了他最重要的人生階段,在這裡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他把火熱的目光投向了勞動人民。作品《飲》以素描的手法,將陝北勞動人民健康的體格和樸實耐勞的品質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套色木刻《豐衣足食圖》則拋棄了版畫藝術上的歐化風,吸取了民間木版年畫和剪紙、窗花的特點,並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使新興版畫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個畫種。

  魯迅先生把木刻藝術比做一種“捏刀向木”、“放刀直幹”的充滿“力之美”的藝術。它的創作全過程融入了藝術家的感情與感受,而且更能表現“現代社會的魂魄”。我們從趙延年早期創作的《負木者》、《搶米》等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百姓以及祖國命運的同情與關注。上世紀60年代初期是趙延年的創作高峰期,他的許多代表作品以至後來成為當代版畫名作的作品,都是那個時期創作的,雖然那時遠不及今天這樣生活優裕。究其原因,這可能是人的精神作用。精神境界和精神含量對一幅藝術作品來說至關重要。

  總之,我國的黑白木刻發展到今天,雖然研究的人不多,但是她的藝術魅力卻和其它畫種一樣博大而精深。中國黑白木刻版畫在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它在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振興的事業中一直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它的社會意義也是不容我們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