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食補的方法

  在補腎之前首先要弄清腎虛的3種症狀: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對於腎虛食補吃什麼這個問題,想知道腎虛食補吃什麼,請看下文,小編將為您作詳細的解答。

  介紹

  1、龍眼山藥粥

  龍眼山藥粥補益心腎,安神益智。山藥具有鎮心神、安魂魄、補心氣、健腦益智作用;桂圓,古人稱之為“益智果”,是治失眠健忘的補品;荔枝能通神益智、補腦填髓、養心神、補血氣;五味子能加強中樞系統的興奮過程,改善人的智力活動。

  材料:山藥100克,粳米50克,輔料:桂圓15克,荔枝8克,五味子3克,白砂糖30克。

  做法: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粳米淘洗乾淨;山藥片與桂圓、荔枝、五味子、粳米同置鍋內,加水適量,煮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2、枸杞花生粥

  中醫認為枸杞子養肝、補腎、潤肺、美膚、益顏、延緩衰老。所以,它常常被當作滋補調養和抗衰老的良藥。花生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以及鈣、磷、鐵等元素,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滋補益壽的作用。

  材料:糯米150克、白米150克、花生100克、枸杞20克、紅棗50克、菊花6--8朵。

  做法:花生熱水浸泡2小時,去衣。枸杞浸泡待用,紅棗洗淨去核切碎,菊花用清水漂過。兩種米混一起淘淨浸泡2小時。放高壓鍋,與花生一起煮,大火煮開,小火悶40分鐘。放紅棗小火煮5分鐘。放菊花,枸杞煮1分鐘即可。

  3、黑米紅棗粥

  從中醫的角度講,黑色對應的是腎,所以黑米具有補腎氣的作用,此外黑米還有開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黑米最適應少年白髮、婦女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的人群食用。此粥的功效不言而喻,具有補腎養腎的功效,還具有健脾益胃、改善消化不良。

  材料:黑米80克,大米20克、紅棗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

  做法:黑米淘洗乾淨,浸泡5小時;大米洗淨,浸泡30分鐘;紅棗洗淨、去核;枸杞子洗淨。鍋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紅棗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鐘,用白糖調味即可。

  4、芝麻核桃粥

  芝麻入腎經,能益肝、補腎固精、養血、烏髮、健腦;核桃味甘,性溫,入腎、肺經,可補腎填精,益智健腦作用。長期食用必強腎、固齒、益齒。

  材料: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將芝麻、核桃仁同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

  5、板栗臘八粥

  吃些以板栗為主要輔料的臘八粥是非常補腎的一種食療方法。《本草綱目》記載“慄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慄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唐代養生大家孫思邈也說“慄,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材料:紅豆、黃豆、紅棗、板栗、核桃仁、蓮子、白果、薏仁、葡萄乾、枸杞。

  做法:先將紅豆、黃豆、蓮子、薏仁和紅棗分別用溫水浸泡4小時;主料大米和糯米按照1:2比例,提前1小時浸泡,板栗、白果去殼待用;先將浸泡好的紅豆、黃豆、薏仁、蓮子用高壓鍋煮10分鐘,等氣自動放完後,加入核桃仁、白果、板栗、大米、糯米、紅棗再煮7—8分鐘即可;出鍋前加入葡萄乾、枸杞。

  6、鎖陽羊肉粥

  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也就是說羊肉是一具有溫補強身、補腎壯陽功效的肉類。鎖陽羊肉粥具有補腎陽、益精之功效,適用於腎陽不足,陽痿早洩、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頻數、畏寒怕冷等症。

  材料:鎖陽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羊肉剁細備用。然後將鎖陽倒入鍋中水煎去渣,過10分鐘後倒入羊肉、大米一同煮成粥品,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調味品。

  7、桑葚紫米粥

  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潤燥和補肝益腎作用。紫米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民間常作為補品。長期食用紫米,能治療頭暈,目眩,貧血,白髮,眼疾,腰腿痠軟等症狀。

  材料:桑葚、紫米、黑米、糙米、藍莓醬。

  做法:將桑葚洗乾淨並用鹽水浸泡30分鐘,晾乾水分。將紫米、黑米和糙米一同放入鍋中煮成粥,隨即加入桑葚繼續煮10分鐘即可出鍋。最後加藍莓醬調味。

  8、海蔘粥

  中醫學認為,海蔘味鹹性溫,入心、腎、脾、肝四經,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之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高血壓、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病症患者常食海蔘皆有良效。

  材料:海蔘30克,粳米60克,蔥、姜、食鹽各適量。

  做法:海蔘用溫水泡發,去內腸,剖洗乾淨,切成小塊。切片煮爛後,與粳米同放入鍋內,加水與調料,同熬成粥。

  9、蓮子芡實粥

  芡實具有補腎固精、驅寒的作用,和枸杞子或蓮子煮粥,有不錯的食療效果。蓮子芡實粥能夠起到安神養心、補腎健脾的功效,常喝可以緩解工作導致的精神緊張造成的失眠等症狀。

  材料:蓮子50克,芡實15克,糯米150克,白糖30克。

  做法:蓮子去芯扒瓣,與芡實洗淨,加水600ML,浸泡半小時。糯米洗淨,待用。把以上原料同時放入鍋中,用武火燒開,文火熬製20分鐘,即可食用。

  10、枸杞豬腰粥

  豬腰子具有補腎氣、通膀胱、消積滯、止消渴之功效;枸杞味甘、平、微寒、無毒,是一味常用的益腎補肝中藥。《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中醫常常用它來治療肝腎陰虧、腰漆痠軟、頭暈、健忘、目眩、頭暈多淚、消渴、遺精等病症。

  材料:稻米100克,枸杞子12克,豬腰子100克,鹽5克。

  做法:將枸杞去雜質後洗淨;豬腎一切兩半,去除臊腺後洗淨,剁成小顆粒;大米淘洗乾淨;將大米、豬腎、枸杞一同置於鍋上,加入800毫升清水;然後將鍋置武火上燒沸,再改用文火煮45分鐘即成。

  腎虛的常見症狀

  腰部不適

  腰部是腎的“府邸”,腎精不足時,府邸供養不足,會出現腰痛等提示,一定要當回事。

  牙齒鬆動

  腎主骨,骨靠腎精滋養,腎好骨才好。而齒為骨之餘,骨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牙齒的好壞。所以,腎與牙齒有著密切關係,腎虛則骨失所養,牙齒就會不堅固,出現牙齒鬆動的問題。腎陰虛和腎氣虛均會導致牙齒鬆動。

  記憶力下降

  腎精一方面養骨,另一方面也要養大腦,一旦常常出現忘事,提示你的腎精不足,骨髓虧損,牙齒已經有了隱患。

  聽力下降

  在中醫理論中,目、舌、口、鼻、耳這五官與肝、心、脾、肺、腎五臟相對應,耳朵的聽覺功能與腎氣的盛衰密切相關,腎好聽力就好。反之,當出現耳鳴、煩心、聽力下降的症狀時,可以多考慮腎陰虛。

  精力不足

  腎為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腎精充足,則精力充沛、體力充沛;如果腎中精氣不足,人的精神和形體得不到充足的濡養,則神疲乏力,哈欠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