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散步時腿根不適怎麼辦

  老年人在散步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一些不良症狀,例如腿根不適。那麼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老年人散步時腿根不適的調理方法

  1、用熱水敷。在臨睡前,可以用熱水敷一下,或者是用熱水袋也可以。敷完後,使人輕鬆,能夠環境腿部的勞累。

  2、減少外出長時間站立不動。應該改善自己的走路姿勢,多點闊步行走。

  3、腿部按摩。每天適當的對腿部進行適當的按摩,可以緩解腿部疲勞,促進腿部健康保健。運動後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

  4、運動後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後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牆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心臟。然後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5、及時檢查。如果說一直以來長期都是如此的現象,建議還是最好能夠去檢查一下,以免耽誤,造成更大損失。

  老人散步時需要注意什麼

  1、別在馬路邊溜達。

  許多老年朋友喜歡早上在馬路邊散步、慢跑,這非常不可取。馬路上有大量尾氣,同時還有灰塵等空氣懸浮物,長期吸入,會影響人的呼吸、免疫和心血管系統。最佳的散步地點是公園,樹木和青草有淨化空氣的作用。如果公園較遠,可以選擇小區內,或者離馬路較遠的地方。

  2、時間不要過於久。

  有些老人覺得散步時間越長越好,其實是一種誤解。對老人來說,戶外活動時間過長,會促使身體釋放大量激素來分解蛋白,補充過度運動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臟負荷能力,還會造成心臟功能衰退,反而有害健康。建議老人每日散步時長掌握在45分鐘左右,或者不超過3公里,以身體發熱、略微出汗為宜,每天1~2次。體胖的老人可適當延長到60~90分鐘,有助於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3、飯後散步注意補水。

  有些老人習慣起床就下樓散步,結束再回家吃早飯,這種做法存在風險。尤其有糖尿病的老人,散步前一定要先吃東西,否則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嚴重時還會因頭暈導致摔跤。散步前後還要注意補水,散步前2~3小時內,應該攝入500毫升左右的水。散步結束,心跳恢復平緩後,可以間歇式補水300毫升左右。

  不適合老年人散步的七大方法

  1、快速散步法

  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鐘。適合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

  2、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鐘60~90步為宜,每次20~30分鐘。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症、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3、逍遙散步法

  老年人飯後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於調節情緒、醒腦養神、增強記憶力。

  4、摩腹散步法

  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週,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適合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人。

  5、倒退散步法

  散步時雙手叉腰,兩膝挺直。先向後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覆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症。

  6、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線路、速度和時間,走完規定的路程。散步時,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進行,做到快慢結合。對鍛鍊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

  7、擺臂散步法

  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老年人散步時腿根不適的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