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

  都說少來夫妻老來伴,對於正享天倫的老人來說,如果突然失去伴侶,那種痛苦和無助感是非常強烈的。那麼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緩解喪偶之痛老人需要怎麼做

  1.1、自我安慰

  失去了幾十年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老伴,確實是讓人心碎的。但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當老伴的去世已經成為無可挽回的事實,就應該理智地對待。

  1.2、心理轉移

  當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選擇大哭一場,也可以向別人傾訴,以便發洩心理上的消極情緒。倘若把憂傷深深地藏在心裡,獨自一個人冥思苦想,只會強化心理壓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1.3、尋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過世後,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變,此刻孤獨與不適加重。應當重新調整生活方式,減少對舊時生活方式的眷戀。這時需要子女、親友去建立、填補一種新的更加和諧的依戀關係,方能有效地減輕哀思。

  1.4、心理補償

  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看看配偶的照片,撫摸配偶所用過的東西,從而會回憶起夫妻以前相處時的美好時光,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理得到補償,然而,積極的心理補償莫過於選擇理想的新伴侶,這樣可以在生理上和心埋上都得到新的平衡。

  1.5、避免自責

  老人喪偶後,常常會責備自己過去有很多地方對不起老伴。這種自責、內疚的心理使老人整天唉聲嘆氣,愁眉不展,削弱了機體免疫功能,往往會誘發其他軀體疾病以致過早衰老。

  1.6、心理昇華

  老人喪偶後為了減輕憂傷,最好把心理活動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樣,對於個人和社會也是有利的。

  1.7、再婚擺脫孤獨

  喪偶的老年人再婚率在不斷增加。鼓勵老年人再婚有助於身心健康和社會進步。這種觀念在逐步被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子女們所接受。

  2、緩解喪偶之痛子女應該怎麼做

  2.1、子女多關心老人

  在生活上子女需給老人以體貼和照顧,避免老人因悲傷過度而病倒,同時要使老人感覺到雖然配偶去逝了,但生活上有子女的關心體貼,不存在後顧之憂;悲痛的同時,感到一些欣慰。

  2.2、子女應多陪伴老人

  子女應多陪伴老人,儘量分散老人的視線,讓老人把注意力從對死者的悼念漸漸轉移到對生者尤其是對孫輩的愛護上來。老人對隔輩特別親,無論什麼事,往往見了孫子女,外孫子女,一切煙消雲散。

  2.3、多與老人溝通

  首先,應該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失去了朝夕相處、休慼與共的老伴的確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但是這又是無法避免的現實,不可能做到同日生,同日死,應儘快地調整好心態,多保重身體,好好地生活下去。相信這也是老伴兒的心願,也是子女的心願。

  2.4、子女應多帶老人出去走走

  子女應多帶老人出去走走,或是遊覽山水風景,或是參觀名勝古蹟,大自然是治療創傷的良藥,在大自然中,老人會不知不覺開闊了心胸,增添了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3、老人喪偶後有哪些心理特徵

  3.1、過度憂傷

  配偶是生活上最親密、感情上最融洽的伴侶。隨著年壽增長,知心好友日趨稀少,老伴更是一日不可缺。一旦有誰先逝而去,另一個往往痛不欲生,難以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或終日痛哭流涕,不願與已死的老伴分離;或呆若木雞,不思茶食,一味唉聲嘆氣。

  3.2、孤獨無助

  生活無助常是喪偶老人後階段的主要困境。大多數喪偶老年人都患有多種疾病,加上喪偶對他們的打擊,子女又不在身邊,那種無助又無奈終日困擾著老年人。

  老人喪偶後要注意什麼

  居喪對老人整個身心健康的嚴重損害,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階段的過度憂傷和後階段的孤獨無助。配偶是生活上最親密、感情上最融洽的伴侶。隨著年增壽長,知心好友日趨稀少,老伴更是一日不可缺。一旦有誰先逝而去,另一個往往痛不欲生,難以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或終日痛哭流涕,不願與已死的老伴分離;或呆若木雞,不思茶食,一味唉聲嘆氣;或悲情難遏,遷怒於人,怪罪自己。失去幾十年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老伴,確實令人心碎,短期內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也不可避免,但決不能延續過久。否則積鬱成病,每況愈下,不少老人就是在老伴先逝不久後相繼而去。所以,在居喪的前階段,幫助老人消除憂傷、重振精神是主要的。

  老人喪偶後有何危害

  當妻子去世後,丈夫通常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也缺乏關愛照料,身體和情緒都失去了依託,導致他們更容易死亡。相比較而言,女性更容易受喪子影響。該研究團隊跟蹤調查了6.9萬餘名年齡在20-50歲的母親,結果發現,即使考慮了孩子的死因、性別、婚姻狀況、家庭人數和收入與教育狀況,喪子的母親在兩年內死亡的機率會高出3倍,因喪子悲痛的母親在隨後多年中死亡的可能性高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