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長期口臭怎麼治療

  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父母的不整齊餵養很容易讓寶寶產生口臭,寶寶有口臭怎麼辦?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小兒長期口臭的方法。

  治療小兒長期口臭的方法

  1、正常狀態:生理性口臭

  寶寶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口臭。生理性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衛生不好,如吃奶後不及時潄口,遺留在口腔內的乳汁發酵,產生臭味。

  口腔乾燥是另外一個原因。寶寶每天分泌將近1升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種抗體和各種酶,能將細菌沖洗和殺掉。如果唾液分泌量減少,口腔乾燥,自潔功能降低,也會發生口臭。

  2、異常情況:病理性口臭

  排除以上正常情況的口臭,寶寶就該去看醫生了。病理性口臭的原因更多,如齲齒、牙齦炎、牙結石、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病;扁桃體炎、咽炎、萎縮性鼻炎、化膿性副鼻竇炎等耳鼻喉科疾病;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幽門梗阻等消化道疾病。

  在瞭解了小寶寶口臭的相關資訊後,父母們是不是都心中有數啦。那麼怎麼防治,就需要媽媽們對症下藥了。要治療寶寶的口臭,首先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兒口臭防治的小竅門

  1、吃點小藥也無礙:當發現孩子有口臭時,建議父母最好帶孩子到醫院確診,排除孩子患有消化不良、齲齒、鼻腔、口腔、牙周等炎症,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藥物調理,當病變治癒時,口臭也就會自行消失了。在治療疾病時,要合理用藥和應用抗生素,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用中藥蘆根、薄荷、藿香等中藥煎液,或1%的雙氧水、2%的蘇打水、2%的硼酸水等,選擇其中一種含漱,可減輕和消除口臭。

  2、睡前不要吃甜食:餵養寶寶要正常化、規律化,營養要均衡,勿讓孩子吃不潔淨和變質的食物,不要偏食或暴飲暴食;建議孩子不要吃太多零食,甜食,特別是睡前不要吃甜食。可適當地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增加纖維素、維生素,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宿便,也有利於防治胃腸和口腔等疾病,防止口臭的發生。

  3、涼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平時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那些愛吃零食的孩子,一定要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可用涼白開水或淡鹽水漱口,並要適當地多喝些涼開水,以保持口腔溼潤和環境的清潔,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這樣,孩子才能“口吐芬芳”,遠離疾病。

  4、媽媽的乳頭要經常清洗:寶寶所用的食具,奶具等要經常清潔消毒,媽媽哺乳的乳頭要經常清洗,保持潔淨衛生,減少致病菌的胃腸和口腔感染,防止胃腸和口腔等疾病的發生。清潔消毒的辦法,最好是用煮沸和用開水清洗的方法即可。

  5、3歲以後的寶寶要刷牙:刷牙是保持口腔潔淨,防止口腔疾病和齲病的發生,遠離口臭的有效方法之一。3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牙膏刷牙,通常用清水或淡鹽水就可以了。在哺乳和進食後及每天晚上,注意給孩子喂溫開水或漱口,可起到沖洗口腔的作用。孩子到了3歲以後,媽媽們可就要教他們刷牙嘍!

  小兒為什麼會有口臭

  1、口腔疾病

  ①、口腔細菌感染,如黴菌感染黴菌來自母親產道或汙染的奶具,或是因患某種疾病長期服用抗菌素引起可導致鵝口瘡,進而出現口腔導味。如果黴菌是由母體帶來的,即母親懷孕時患黴菌性陰道炎等,遇上此種情況,寶寶的口臭現象會比較頑固,可採取針對性治療。

  ②、口腔粘膜炎症、牙齦炎、牙周炎、口腔潰瘍伴有化膿時,也會發生口臭。

  ③、消化不良或攝入含有過多皁蛋白或油膩食品後,大便祕結,小嘴巴也會臭臭的。

  2、寶寶口腔衛生不好

  寶寶吃甜食或喝牛奶後,媽媽沒有及時清潔寶寶的口腔,或寶寶夜間溢奶,嘴裡留有奶液,導致口腔細菌滋生,出現異味。也有的寶寶出牙後,食物殘渣殘留於牙齒縫隙,腐爛發酵,因而散發臭味。

  3、全身性疾病

  寶寶患有肝炎、肺膿腫等全身性疾病時,身體免疫力差,嘴巴可出現一些點狀或粟粒狀的潰瘍,從而產生口臭,導致沒有胃口。

  4、口腔細菌比例失調會引發口臭

  每個人口腔的細菌都有一定的比例,當出現比例失調時,便會引發口腔疾病,最直接的症狀就是口臭,寶寶也因此而食慾不振,出現哭鬧等情況。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