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生的誤區

  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食療養生有助於身體健康,那麼,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盲目進補

  補錯方向。有些人自覺身體虛虧,便常用補益藥如人蔘酒、黃芪淮山羹、參芪精之類來進補,以為有益無害,不料這類東西對陰虛的人***面色蒼白、驚悸不安、低熱、盜汗、口渴、舌紅少苔、失眠多夢***來說是不可用的,用了反而消耗陰津,使症狀更加重。上述諸補益食療製劑對氣虛的人很有作用,這類人動則 氣喘,頭昏自汗、大便稀薄,內臟下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用上述補益藥就對症了。所以,必須對症進補。再如,有些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大都出現肺陰虛的症狀***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稠,有時咯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口乾咽燥***,如用了偏於甘溫的紅人蔘,反而使病情加重,應該用西洋參、沙蔘以益氣養陰清熱,對於此類陰虛咳嗽,用鮮地粥、蜜餞百合來服用,是有益的。補益過頭。老年人大多消化力弱,脾胃虛弱,此時如用了多量的龍眼肉、熟地、阿膠之類滋膩之品,將使脾胃消化能力減弱,飯量減少,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所以滋膩太過,也是進補中常易出現的錯誤。如老年人如確實陰虛,要用熟地、阿膠之類,也應小量,不宜過於滋膩。服用適量冰糖黃精湯、一品淮山之類也是個良好的選擇。

  鹿茸確能補精助陽,是著名補陽藥,如驟用大量,就會了現鼻子流血、眼紅、頭暈等上火症狀。所以要掌握一個度,從小量開始。想當然進補。有些人認為維生素是補品,多用無妨。比如魚肝油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D,人體在維生素A缺乏時可得乾眼病及夜盲症,維生素D缺乏時可導致佝僂病,但實際上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A已足夠生理需要,只有在得了慢性肝炎、胰腺炎、腹瀉時才會出現維生素A的缺乏。此時,一方面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一方面適當補充維生素A。如盲目長期大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現頭痛、噁心、嘔吐,毛髮脫落,面板瘙癢,維生素D盲目長期大量應用,可致低熱、煩躁、厭食、肝臟腫大、腎臟損害、骨骼硬化等。其他的維生素類藥品,也不宜盲目想當然用來作為補藥,如維生素C長期大量服用,可致腎、輸尿管、膀胱結石;維生素B1大量盲目應用可致頭痛、煩躁、心律失常、浮腫和神經衰弱。

   濫用藥物食品

  近些年來,"藥物食品"流行起來。這些"藥物食品"一旦濫用,危害很大。它能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遭到破壞,甚至致病。如"人蔘軟糖"、"鹿茸軟糖"、"人蔘奶粉"、"人蔘餅乾"等。人蔘有促進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鹿茸一般用來治療陽痿,兒童如隨意食用這類所謂"藥物食品",會使兒童早熟,出現長鬍須,長陰毛等性發育提前現象。還有些"藥物食品"***如一些飲料***含有咖啡因等興奮藥物,大量使用,干擾人體的生物節律,有害健康。還有的人自制"藥物食品"。如有人認為甘草是有益無害的良藥,加上其甜味很可口,於是便把甘草泡水當茶飲。這是十分危險的。這種"甘草茶"服久了會產生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副作用,使血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多,導致高血鈉、缺鈣性抽搐。更有甚者,久服甘草可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一旦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問題就比較麻煩了。有的患者就需要終生服用強的鬆之類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才能維持生命。

   不辨宜忌

  在進行食療的過程中,辨清食物對不同的人的宜忌十分重要。比如吃魚,許多人認為人人皆宜。其實不是如此。魚所含的魚油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對防治冠心病和腦血栓形成大有益處,可是因其降低了血小板的凝聚性,可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包括腦出血。有研究表明:因紐特人以魚為主食,他們幾乎沒有人患冠心病和腦血栓,但腦出血卻成了他們重要的死亡原因。所以,有腦出血傾向或已經有過腦出血史的人,就不宜盲目大量進食魚類。

  有用的食療養生法

  1..紅茶防治流感,日本科學家用比一般紅茶水濃度淡的紅茶液在病毒感染區浸泡5秒,該病毒就會失去感染力。為此,研究人員提出:在流感高發季節,人們常飲紅茶或堅持用紅茶水漱口可以預防流感。

  2.維生素B6防治糖尿病 法國、義大利及日本均有報道,維生素B6低於正常值的糖尿病患者,每日供給100毫克維生素B6,6周後四肢麻木及疼痛等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平時多吃糙米、麵粉、蛋、白菜、乾酵母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同樣對防治糖尿病有效。

  3.牛奶防治支氣管炎,美國學者最近的一項調查統計發現,吸菸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人有31.7%是從來不喝牛奶的,而每天喝牛奶的吸菸者中患支氣管炎的人卻低於20%。牛奶中所含的大量維生素A可保護支氣管和支氣管壁,使之減少發炎的危險。牛奶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小心哦!

  4.蜂王漿防治關節炎,英國科學家對200名關節炎患者進行研究後得出一個新結論:每天服用一次蜂王漿的關節炎患者,其疼痛減輕程度高達50%,關節靈活度也改善了17%。

  5.橘汁防治尿道感染,美國婦產科醫生研究認為,易患尿道感染的人,每天喝300毫升的橘汁,有助防治尿道感染,其效果比單純飲水要好。

  6.南瓜子防治前列腺病,美國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科研論文指出,每天堅持吃一把南瓜子***50克左右***,可治療前列腺肥大,明顯改善第三期病情。因為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初期的腫脹,同時還有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7.澱粉類食物防治腸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結腸癌發生率是中國人的4倍,其主要原因就是澳大利亞人攝入的澱粉少。專家們指出,香蕉、土豆、豌豆等富含澱粉類食物中的丁酸鹽能直接抑制大腸細菌繁殖,是癌細胞生長的強效抑制物質。9.菠菜防治視網膜退化 美國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每週吃2~4次菠菜,可降低視網膜退化的危險。據稱,菠菜保護視力的關鍵是類胡蘿蔔素,此化合物存在於綠葉蔬菜中,可防止太陽光對視網膜的損害。

  8.苦瓜清暑祛熱、明目解毒、養血益氣 對熱病煩渴、中暑、痢疾、目赤、癰腫丹毒、惡瘡等有食療作用。此外,常食還能降低血糖、增強機體免疫力,使面板細嫩柔滑。

  9.黑蒜是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據美國、日本科學家研究,黑蒜富含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須的十八種氨基酸,對癌症、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預防和補充醫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