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後怎樣養生

  立冬過後,意味著冬天已經來臨,那麼,立冬過後該如何養生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立冬過後應該如何養生,供大家參考。

  立冬後養生應該這樣做

  起居:早睡晚起晨練推遲

  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

  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太陽出來以後氣溫升高,空氣質量也會變好,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後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出汗過多既損傷人體之“陰”,又耗心陽,因此,在冬季鍛鍊身體,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

  飲食:以滋陰潤燥為主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入冬後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主。

  中醫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秋冬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要比其他時候要好。好比一株乾渴的鮮花,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而秋冬養陰就如同傍晚澆花,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

  水為陰氣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溫水,養陰的同時還可以潤燥。此外,還可酌情選擇沙蔘、玉竹、百合、無花果、銀耳、枸杞、羅漢果等養陰的食物煲湯或燉煮。

  情志:恬淡安靜暢快心情

  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雖然一些南方地區還不冷,但還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入冬以後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

  情志方面,中醫講究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慾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藥補:膏方進補未必適宜

  冬令進補,是老百姓數千年的習俗。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每逢這天,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

  近年來,膏方進補非常流行。膏方是把藥材煲成湯藥後加入蜂蜜等材料調味,並製成膏狀,因為口感好,服用方便,越來越受到歡迎。

  但專家提示,膏方一般來說比較滋膩,易生溼。建議在選擇膏方進補前,一定要諮詢過醫生,辨明體質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