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疾病預防資料

  春天真菌類如黃麴黴、煙麴黴、念球菌等黴菌;還有能夠致病的蟎蟲、傳播疾病的蚊子、蒼蠅等等。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衣著適當,適時更衣,起居有常,生活規律,注意環境衛生和室內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合理飲食,避開過敏源。過敏體質的人儘量不去賞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遠離寵物!尤其是兒童!

  春季應預防的疾病

  過敏高發期

  春季萬物復甦,草木發芽,百花爭豔,細菌和黴菌也蓬勃生長。由於人的體質特殊性接觸到花粉、細菌和黴菌後容易出現面板瘙癢、噴嚏等過敏現象,春季為該類過敏原過敏的高發期。

  流感高發期

  感冒是所有人都深有感觸的疾病,一旦發生,大都會引起機體不適,而且沒有10 天或半個月很難康復。它雖看似小小的疾病,但卻是人體的萬病之原,輕則導致上呼吸道不暢、吞嚥困難、頭痛發燒和全身乏力,重則可以誘發支氣管肺炎、腎炎、風溼、心臟和骨關節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甚至釀成嚴重的人類災難,因此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臨床上將感冒大致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大類。二者起初的症狀容易混淆,一般很難區分,但二者病因病理、臨床表現以及愈後都有較多不同,應高度重視。

  每年春季也是流感高發期。流感全稱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輕則表現鼻塞、咽喉腫痛、發熱、全身不適,嚴重時引起高燒頭痛、噁心嘔吐,治療不及時可致急性肺出血、呼吸困難、迴圈衰歇乃至休克死亡。

  春季兒科常見疾病治療方法

  腹瀉

  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徵。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

  發病原因:

  1、體質因素

  ①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②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迴圈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2、感染因素

  ***1***消化道內感染

  ***2***消化道外感染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

  3、消化功能紊亂

  ***1***飲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過敏

  ***4***藥物影響

  ***5***其他因素:如不清潔的環境、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外界氣候的突變***中醫稱為"風、寒、暑、溼瀉"***等,也易引起嬰兒腹瀉。

  治療方案:

  1、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有些家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來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腹瀉長時間不愈。此時宜給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糖鹽開水,甚至暫禁進食,使胃腸功能得以恢復,以加快疾病的痊癒。

  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護好病孩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面板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家長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並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面板摩擦而發生破潰。對於病孩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汙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覆感染或傳染給其他人。

  飲食原則:

  1、飲食過多要減少飲食量,使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吃配方奶的寶寶可暫時減少每頓的奶量,並用米湯稀釋。已新增輔食的寶寶,應暫停輔食,待腹瀉停止後,再逐漸新增。母乳餵養的寶寶,切勿停止母乳而用其他食物代替,但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前要喝一大碗溫開水。

  2、長期營養不足或不平衡對這些寶寶一定要耐心細緻地調治。這些寶寶已形成慢性營養不良***俗稱奶癆***,因腸胃消化功能差,若營養食品新增過快,反可引起更多次腹瀉。

  3、致病性大腸桿菌腹瀉如不嚴重,只須嚴格消毒一切食物、用具。注意口服補液,減少牛奶量,暫停輔食。寶寶如有高熱或大量水瀉,應到醫院診治。

  4、輪狀病毒腹瀉,這種腹瀉有自限性,約7~10天自愈。發病時須減輕膳食和補充水分,口服液體療法最為便利有效,以少量多次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