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疾病預防小常識

  初春的氣候乍暖還寒,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加強個人衛生和防護十分關鍵。那麼有什麼呢?小編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

  1、科學穿衣:遵循傳統的"春捂秋凍"的規律,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適時增減衣服。

  2、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驅散病毒,以減少患病的機會;減少到空氣流通不良的公共場所。

  3、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4、多喝開水: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

  5、適當鍛鍊:鍛鍊身體可增加血液迴圈,提高面板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平衡營養: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發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製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取,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證睡眠:晚間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過度疲勞,因為失衡的生活會帶來失衡的免疫反應。

  預防春季常見病的小知識: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發熱、咳嗽、肺炎等。此類病症具有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臨床症狀為:發熱、全身痠痛乏力、咽乾、咳嗽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引發其他併發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對生命構成威脅。因此要正確認識併科學預防。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勞逸結合 ,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清潔衛生,教室、宿舍空氣流通。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應減少集會,少去公共場所。注意衣、食細節。適時增減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減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飲食,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太過則助火氣,也不宜過食油膩。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菸、不喝酒,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過敏性疾病:春天,大自然生機萌發、蟄蟲甦醒,微生物、花粉等致敏原容易使過敏體質者產生變態反應,罹患哮喘、皮炎等。過敏體質者必須注意生活細節,外出適當塗些防晒劑,衣服、被褥最好不用羽絨或蠶絲的,減少花粉的吸入,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誘發哮喘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

  春困:春眠不覺曉,春困人戀床。看到窗外明媚的景色,人們似乎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對什麼都提不起精神,這就是“春困”了。“春困”主要與氣候、工作、飲食、睡眠、運動不和諧有關。對於已“染”上“春困”的人來說,應多到戶外活動,室外空氣中的負離子較多,負離子雖見不到,摸不著,但對我們的機體十分有益,使心身從自然界汲取動力。同時多吃些胡蘿蔔、白菜、柑橘等含有大量維生素的食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補充人體的精力。對於久坐辦公室的人,亦可適當做頭部按摩緩解症狀。

  抑鬱、失眠:春天除了能讓人犯困以外,也能讓人失眠。春季由於氣溫變化大、氣壓比較低人的情緒不穩定,心情比較壓抑,加之周圍的物體在這個季節會發出一種次聲波,引起人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情緒的波動是正常的,但要善於調節。當發現情緒鬱悶時,在思想上要開朗、豁達,賞心怡情,使情志生髮出去,切不可使情緒抑鬱。保持精神愉快,笑口常開,笑是人的健康妙藥,它能促進肌肉和五臟六腑舒適,能調節人的情緒,能促進血液迴圈、筋骨舒展、呼吸通暢、氣血平和。人在大笑時,大腦皮層可以得到比睡眠時還高三倍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