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變短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女人的衰老跟經期短有關,那麼經期短又是怎麼回事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 月經的形成

  月經的本質是什麼?人們普遍認為子宮出血就是月經,但醫生所說的月經其實是1個卵泡發育的歷程。卵巢每個月一般只有1個卵泡發育成熟、排卵,排卵後黃體形成,如果沒有受孕,隨即形成月經。之後又開始下一個週期,選擇新的優勢卵泡生長壯大,周而復始。

  二 經期變短的原因

  以排卵為界,排卵前為卵泡期,主要分泌雌激素;排卵後為黃體期,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讓女性玲瓏有致、光彩照人,還可以保護心血管、骨骼和神經系統,所以雌激素對於女性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而孕激素能協助雌激素完成生育功能,防止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過度刺激等。

  雌孕激素是卵巢分泌的,卵巢主要是由許多卵泡組成的,所以卵巢儲備功能和卵泡的數量與質量密切相關。卵泡數量在出生時已經決定,此後每時每刻都在死亡,數目越來越少;而卵泡質量隨著年齡增長,因不斷受到如惡劣環境、不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影響,所剩卵泡的質量也會越來越差。

  卵巢中卵泡數量、質量下降之後,我們的生殖內分泌系統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經過一番調停後達到新的平衡,結果優勢卵泡的選擇慢慢提前,排卵之前的卵泡期逐漸縮短,就會表現為月經週期越來越短。大致可以理解為卵巢功能下降後的代償表現,類似於笨鳥先飛。隨著卵巢功能繼續下滑,卵巢使出渾身解數也推不出拿得出手的卵泡,就會出現月經週期延長,甚至月經紊亂,此時即進入圍絕經期,意味著您很快即將進入絕經。

  三 經期變短後要不要干預

  很多中年婦女喜歡尋求卵巢保養的方法,想讓自己青春永駐,可迄今為止現代醫學還沒有辦法能逆轉卵巢功能,讓卵巢變年輕。我們可以去整容,使自己的形體容顏年輕,但內在的卵巢年齡卻無法挽救,她永遠體現著您的實際年齡。

  那麼此階段我們要不要干預呢?只要月經能如期而至,且週期大於21天,出血量不多就可以觀察;但當月經週期延長或者不規則出血時,此時就需要管理了。很多人認為月經紊亂是即將進入絕經的表現,是不需要管理的。其實圍絕經期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時期,因為此時期,沒有排卵,只有單一雌激素的作用,缺少孕激素的拮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較大,而子宮內膜病變的首發表現就是不規則出血,所以在此時期如果出現月經紊亂必須關注,而且需要及時就診。

  四 解決經期短的食療

  1、當歸泡水喝

  女性發現自己身體內的雌激素明顯減少時,有一個小方法可以幫助快速恢復:從藥店買來一些當歸,每天放10克左右泡水喝,當成每天必喝的茶,循序漸進,也可自然地補充漸漸減少的雌激素,不到一個月就可看到明顯效

  2、多吃胡蘿蔔

  每週平均吃5次胡蘿蔔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可能性比普通女性降低50%,而美國的專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卵巢保養吃胡蘿蔔,不僅對卵巢有幫助,而且可以為女性攝入維生素,更有明目的作用。3、黑豆、黃豆要多吃!

  3、黃豆:可幫助改善體內激素的分泌,有研究資料顯示,黃豆和豆製品能夠幫助平衡體內雌激素。因為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性質與雌激素相似。可調節雌激素代謝和平衡的維生素B6,建議女性每天早餐喝一杯豆漿或午餐吃一份含豆腐的菜。

  4、黑豆:相比其它含植物雌激素的豆類,黑豆無疑含量是最高的。長期堅持使用黑豆打豆漿喝,是非常安全的補充植物性雌激素,對子宮和卵巢保養有很好的療效。4、多吃南瓜

  5、南瓜富含維生素E,其作用於腦下垂體和卵巢,有控制雌激素分泌的功效。另外,維E能有效清除人體活性氧,有助面板健康和預防高血壓等生活習慣病

   注意!!當遇見以下2種情況就要及時就診,以免後患。

  1.月經該來的時候沒來,比如40多天沒來月經了,就要及時就診。

  2.月經該走的時候沒走,月經經期長度一般為3到7天,如果超過10天仍然有不規則出血,也要及時就診。

  身體是由有無數細胞組成的整體,各個組織、器官、系統精密配合,不遺餘力地為我們服務,我們也需投桃報李,好好愛惜有用之身,多學習瞭解科學的養護方法,用健康的身心為家庭、社會多做有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