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喝什麼湯養生

  秋冬季節是一個養生的季節,那在秋冬季節的時候要如何來養生呢?下面給大家分享秋冬養生湯,希望大家喜歡。

  秋冬養生湯

  一、黃豆豬腳湯

  材料:豬腳一隻、黃豆200克、平菇50克、土豆50克

  做法:先將黃豆置於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豬腳剁成小塊,然後把豬腳同冷水一起放入鍋中煮開,此時豬腳湯一定會有很多的浮沫,這個時候建議把湯倒掉,把豬腳洗乾淨然後在放回鍋中,加入泡好的黃豆用中火慢慢燉煮直至豬腳肉爛即可加入土豆或平菇、食用鹽等在慢燉幾分鐘即可出鍋。

  此湯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鈣質,常吃有永葆青春之功效,但是在食用的過程中切記食用過量。

  二、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30克、木棉花20克、苡米15克、鯽魚一條、豬瘦肉150克、生薑適量。

  做法:先將所有的材料處理乾淨然後同2500毫升的清水一起用武火煮沸改文火慢慢燉煮90分鐘即可依據個人的口味進行調味即可。

  此湯具有健脾、除煩、祛溼等作用,最適合秋冬季節多食用了。

  三、檸檬鴨湯

  材料:光鴨一隻***如果人口不是很多的話,可用半隻***、檸檬一個、菜心200克、依據個人口味選擇調味品。

  做法:先把鴨肉處理乾淨,然後去掉內臟、頭尾,切成塊狀,然後加入清水,同檸檬一起慢燉,等到鴨肉熟了之後在加入菜心,食用鹽等調味品攪拌均衡即可。

  此湯喝起來酸酸甜甜的非常美味,而且具有滋陰補腎、美容等強大的養生保健功效。

  四、栗子香菇排骨湯

  材料:排骨一根、玉米2個、香菇5個、生薑3片、食用鹽適量。

  做法:先將排骨置於滾水中去掉血水,然後把香菇去年蒂浸洗乾淨,把玉米切成段;然後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到鍋中煮,先用大米煮開,然後改小火在慢慢燉煮兩個小時,加入生薑、食用鹽等調味品即可。

  此湯風味獨特,具有清心、促食慾、調理腸胃等功效。

  五、雞蛋花西紅柿湯

  材料:雞蛋兩個、西紅柿1個。

  做法:行將西紅柿去皮,然後切成片狀,放入水中燒開,打入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食用鹽等調味品即可。

  此湯做法簡單,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但是卻是最適合乾燥的秋冬季多食用的。

  秋冬季如何養生

  1、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面板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新增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選擇冬裝的首要標準就是保暖。在眾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保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不太適合用於禦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後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禦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洩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此外,鹽水和蜂蜜水還有防止血壓升高的效果。鹽中含有大量的鈉,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蜂蜜中鉀含量較高,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4、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