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健康飲食小貼士

  冬季容易大吃大喝,但是要記住健康飲食哦。那麼,你知道冬季如何健康飲食嗎?下面就由小編給你介紹,希望你喜歡。

  冬季健康飲食小貼士:首先應保證熱能的供給

  這是貼士性的問題,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對於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增強,人體易出現負氮平衡。

  蛋白質的供給量以佔總熱量的15至17%為好,所供給的蛋白質應以蛋白質為主。肉類,以羊肉、牛肉為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機體熱量較多。醫學研究還發現,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氣候條件外,還與機體內某些無機鹽的缺乏有關。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葉、黃葉、根及皮內均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因此在食用時不要去掉這些有益的部分。

  人體缺鐵可以使人覺得怕冷,這時可增加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蔘等。新鮮蔬菜與肉類摻雜起來吃則防寒的效果更好。

  冬季健康飲食小貼士:多喝粥吃粗糧

  古代養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宜喝些熱粥。《飲膳正要》中認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溫補陽氣。如若在粳米粥中加點紅棗、赤豆可使人覺周身溫暖,精力倍增。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飯***”的習慣。

  冬季感冒時可以多食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癒。同時,感冒後人的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另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冬日煮粥以大米最好。因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適合冬日食用。

  另外,冬日宜食養心除煩的麥片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補肺益胃的山藥粥,養陰固精的核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調中開胃的玉米粥,滋補肝腎的紅薯粥等。

  冬季健康飲食小貼士:多喝湯

  專家把喝湯比作是“最廉價的健康保險單”。中醫相信,湯可治百病。體形瘦弱的人,餐前多喝一些含糖及高蛋白質的湯,有利於增強體質。

  冬天天寒地凍,陰氣盛而陽氣衰,故冬天進補正當時,冬季喝湯不僅利於消化吸收,更能養身健身。冬天氣候寒冷,人易患感冒,多喝湯是防治感冒有效的方法。雞湯、骨頭湯、魚湯、菜湯可使營養得到充足的補充,增強人體抵抗力,同時起到淨化血液的作用,及時清除呼吸道的病毒,有效地抵禦感冒病毒侵襲。此外,如果將芝麻、豬排、海帶、生薑放在一起燒湯喝,又能起到清火、解毒、潤膚、健肌的作用,並能增強體力。

  廣東有俗語說:“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進食前先喝上幾口湯,可讓口腔咽喉、食道到胃得到潤滑,使食物順利下嚥,防止因為食用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也可以在吃飯時喝湯,因為這有助於食物的稀釋並溫潤口腔,且有益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進而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