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養生粥做法

  在冬季滋補最好是喝粥,不僅抗寒還能養胃,不同的食材搭配還能起到滋補作用。那麼,你冬季喝什麼粥養生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冬季喝什麼粥養生

  1、枸杞蓮子大米粥

  材料:蓮子、枸杞、大米。

  做法:蓮子去蓮子心,加適量水煮取小半碗湯汁備用;另用鮮枸杞與大米適量,共煮粥,趁熱即可食用。

  功效:大米是經常食用的一種傳統主食,有胃氣、補脾虛、壯筋骨的功效,適合在冬天的時候食用。因此,冬季養生粥絕少不了它。

  2、芍藥知母紅糖粥

  材料:芍藥、桂心、防風、知母、麻黃、白米、制附子、紅糖。

  做法:芍藥、桂心、防風各10克,知母、麻黃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白米150克,紅糖適量,水煮成粥。

  功效:芍藥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溼、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3、韭菜粥

  材料:韭菜、白米、豬肉少許。

  做法:先把白米粥煮熟,再將適量韭菜切碎投入,以及少許豬肉,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功效:韭菜內含大量的維生素A、B、C和鈣、磷、鐵等物質。韭菜粥適合背寒氣虛、腰膝酸冷者食用。

  4、八寶粥

  材料:白扁豆、蓮子、薏苡仁、芡實、山藥、桂圓、紅棗、百合和白米等。

  做法:將主要食材撿好洗淨,煮成半熟,再用文火熬,當粥稀稠適中,吃的時候再加糖即可食用。

  功效:八寶粥具有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的效果。

  5、羊肉粥

  材料:瘦羊肉、蘿蔔、白米。

  做法:選瘦羊肉洗淨,切成肉丁,與蘿蔔同燉,去除羊的羶味兒。然後取出蘿蔔,放白米熬粥。

  功效:羊肉性溫熱,屬於高蛋白、低膽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還能益腎壯陽。適宜貧血、慢性胃炎及虛寒症患者食用。

  冬季健康養生必備知識

  不宜勤洗澡:陽氣內斂之時,若加湯火所逼,肯定會出大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屬於人體內的陰液,不能隨意損傷。過多或過度的出汗,容易損傷陰液,不符合冬季藏的養生要點而且陽氣會隨陰液發洩耗散,從而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骨肉疏薄,易於傷動,多感外疾。洗澡能清潔面板,促進新陳代謝。但冬季氣候寒冷,老年人與體弱多病者,洗澡太勤,不注意保暖,易誘發呼吸道與心腦血管病復發。所以,老年人冬季洗澡一般每週一次即可。

  保暖:在冬季養生小常識中,保暖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首先,要講究穿衣,適時增加衣服,注意全身保暖其次,要注意雙腳的保暖,因為寒從腳底生,外界的寒冷大多從穴位豐富的雙腳侵入人體,保暖好雙腳十分重要。中醫認為,頭部與背部為督脈經循行之部位,更是陽中之陽。冬季風寒最易通過頭部和背部侵入人體,誘發感冒、肺部感染等疾病。所以要特別重視頭和背部的保暖,以免陽氣受損。

  節慾:冬與腎水相應。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關係著人的生命中生長、發育及生殖的全過程。腎主骨生髓,通於腦,關係人的大腦功能。冬日養生要順應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對腎精的保藏主要是節慾,減少房事,避免過度的房事。另外,適宜的氣功導引法可以補腎藏精,不妨多多練習。

  多晒太陽:冬日裡陽氣內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晒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隨之消除。在冬天裡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態,可以保精怡神。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晒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早眠晚起:根據冬日要藏的養生要點,起居方面最宜居處密室,溫暖衾服,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早眠晚起,一可以避免多跟外界接觸,從而避免外寒的侵襲二可以保精,這種作息方式,減少了大量的活動,也就減少了大量的消耗,加上飲食調攝,居住、服飾也都保養得法,正好適應冬季要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