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養生該怎麼做

  冬藏養生,指的是到了冬季要注意養生之道,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冬藏養生三個方法:

  1、保暖

  重視保暖,也是“冬藏”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對於老弱病殘者。進入冬天,既有室內外溫度高居不下的暖冬,也會出現因寒流南下而氣候急劇下降的寒冷天氣。這種急劇下降的天氣,容易使人患上風寒感冒、風溼骨痛、心血管疾病。因此應該重視隨氣候變化而加衣。

  2、睡眠

  為了適應“冬藏”,應該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冬天應該提倡早睡,適當多睡,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當然在夜間保證8個小時睡眠的情況下,午睡可以適當減少。

  3、鍛鍊

  一是不主張太早晨練,二是不能運動得“汗流浹背”,以免傷氣,同時也避免因出汗受寒而造成風寒感冒,最好的活動還是散步與打太極拳,不宜進行激烈運動,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著嚴寒而做一些超體力的運動。

  冬藏養生防病措施:

  感冒、支氣管炎、心血管病是冬天常見病。對於防治感冒,一是衣著防寒,二是對免疫力差的人,使用參芪一類補益藥扶助正氣,以防感冒。對於有積火者,應該及時用清熱藥清解積火。對風寒感冒初發者,可以用薑茶湯一類進行保健。

  冬天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多發季節,凡有“老慢支”病史者,應該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注意頸部、背部保暖。在室內生活時既要保溫,又要常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一旦出現咳嗽,不要馬上止嗽,以利於痰液排出,還要用一些諸如杏仁、川貝、橄欖煲豬肺的食療藥膳調治。如病情加重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冬天由於驟寒,對人體心血管是一種惡性刺激,容易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和復發,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為此易患人群不要頂風冒寒,如遇到心前區疼痛時,要及時使用“心藥”***如心靈丸、心寶、麝香救心丹之類***。有心梗先兆者,要馬上到醫院急診,以免發生危險。

  冬藏養生須心理健康:

  冬季日照和氣溫變化大,會容易影響人的情緒夜晚逐漸變長時,血液中的褪黑素持續時間也較長,從而出現睡眠過多,人體懶洋洋,煩躁不安的症狀。

  防治: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是因為天氣季節的變化,建立正常的生物鐘,入冬之後,多做戶外運動或者出去散步,晒晒太陽。在室內儘量延長光照時間,室內照明保持明亮的光線。在情緒上要開朗,心胸開闊,在室內或服裝上多以明亮色彩示人,可以給人帶來好心情。食療、藥膳對人體健康都是有利的,大體在飲食上宜吃些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食物,如大棗、山藥、白果、薏苡仁、蓮子、桂圓、核桃、黑木耳、百合等等,既可補氣血、保脾胃,又有營養價值。

  冬季養生祕訣:

  飲食:掌握“三多”原則

  多吃白色食物降火

  立冬後北方大部分地區開始供暖,室內乾燥的空氣讓人“上火”,這時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中醫認為,解除燥熱多用潤法,根據五行五色的原理,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熱。

  做菜時,可以選擇白蘿蔔、白菜、冬瓜、百合、銀耳、蓮藕等。其中,白菜、蘿蔔功效最好,可謂是最經濟實惠的補品了,但腸胃寒涼的人在冬季應該少吃。

  多吃牛、羊肉禦寒

  吃牛、羊肉可禦寒。怕冷的人還可多吃胡蘿蔔、芋頭等富含無機鹽的根莖類蔬菜,以及海帶、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研究發現,怕冷與體內無機鹽和碘缺乏有關。女性可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等。

  多吃蛋白質提高免疫力

  對於免疫力本身就比較差的老人和孩子來說,寒冷是健康的最大威脅。因此,這段時間要多補充一些優質蛋白質,大豆中蛋白質含量最高,魚蝦肉、雞蛋、花生、核桃中蛋白質含量也很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