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通貨膨脹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摘要:我國今年一季度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5.0%,物價不斷上漲貨幣持續貶值,雖然我國目前尚處於溫和式通貨膨脹,但這種情況在持續下去通貨膨脹將會演變為“飛奔式通貨膨脹”,進而會影響股票市場劇烈的波動和持續的震盪,因此,通貨膨脹對於我國資本市場而言具有深遠的影響。此文從界定通貨膨脹開始,通過描述我國通貨膨脹的現狀以及通貨膨脹的演變,來研究通貨膨脹對資本市場的有何影響。

  關鍵詞:上證指數 資本市場 通貨膨脹

  一、如何界定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其實就是手中的貨幣在貶值,我們日常所需的糧食、蔬菜等核心商品都在不斷的上漲。在平時的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就感覺手中的錢幣不值錢了。我國一直把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水平作為中央銀行經濟政策中最重要的模式。央行副行長易綱就曾公開說過“通脹是央行的天敵”。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量大於貨幣實際需求量,也就是現實的購買力大於現實的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從而引起一段時間內各種商品的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我國目前尚處於溫和通脹,但必須提高警惕,防止其進一步演進及發展到惡化的情景。

  二、我國通貨膨脹的現狀

  我國2011年一季度經濟資料剛剛出爐,在一季度中,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達5.0%,其中,城市上漲4.9%,農村上漲5.5%。分類別看,食品上漲11.0%,菸酒及用品上漲2.0%,衣著上漲0.3%,家庭裝置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3.1%,交通和通訊下降0.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0.6%,居住上漲6.5%,同時,現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達3.25%。此次資料的公佈,食品仍是引發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上行的主要動力,再者就是居住上漲幅度仍然較大,為了進一步控制貨幣總量,央行於今年4月21日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加息等措施也會隨之而來,但遏制通貨膨脹,央行的這些措施具有較強的滯後性,用經濟學術語說即“粘性較大”,通貨膨脹短期內難以逆轉。中國經濟穩健增長將支撐國內股市及商品期貨市場穩健上行,中期向上的格局仍將延續。通貨膨脹壓力進一步增大,投資者將更多選擇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品種,對股市及商品市場來說是利好,我個人認為股市短期調整後市場仍將是上升趨勢。

  三、“溫和式通脹”很可能演變為“飛奔式通脹”

  ***一***國內的影響因素

  最近幾年,我國的貨幣政策一直以適度寬鬆為主,1999年全國M2為9萬億,2010年是72萬億,將近等於我國2010年GDP***39萬億***的兩倍;此外,從2008年起,我國貨幣政策繼續實施寬鬆政策;2009年我國新增貸款9.59萬億,2010年為8.36萬億;同時,我國啟動的四萬億國家投資對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機場基本建設還在持續在建之中,後期還會進一步追加相應的配套資金,因此,我國近年來向社會投放了大量貨幣。

  ***二***國際影響因素

  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最為主要的是美國的貨幣政策所致。由於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幾千億美元中有80%來自美國,如果美國的貨幣政策有所變動,會對我國產生很大的影響。美聯儲2010年11月啟動了第二輪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次政策的實施,目的性很強,首先是促進美國經濟的穩步回升,美國上一次的寬鬆政策減輕了流動性緊縮對實體經濟的不利影響,對經濟下滑起到了遏制作用;其次,可以降低失業率,寬鬆政策的實施,會增強美國國內消費者投資與消費的信心,可以很好的緩解失業問題;再次,可以轉嫁國內經濟危機,美國通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得美元貶值,使美國商品在國內競爭力增強,削弱了國外商品的競爭優勢,為美國的製造業發展創造了空間。

  四、通貨膨脹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2003-2006年通貨膨脹與股市起伏。從2003年末開始,我國物價消費指數持續走高,從12月開始,CPI達到3.1%以上,2004年6月更升至5%以上。但由於我國及時採取的巨集觀調控政策,從2004年11月之後物價就出現了明顯的回落。2003年,中國股市區域性牛市開始,大盤呈現震盪走勢。從2004年的1月30日到2005年4月30日,市場經歷了一波下跌行情。其原因是1月31日出臺了“國九條”:《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而2004年內證監會高層的人事變動以及國內幾大券商的清盤,都使股市陷入低迷。從2005年4月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一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這次行情始於中國證監會2005年4月30日釋出的《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股改行情因此開始啟動,各種利好訊息紛紛出臺,同時,伴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國家巨集觀基本面的持續向好等正面訊息,上證綜指持續走高,截至2007年10月,上證綜指已達到6124點。2006年CPI增長1.5%,2007年CPI增長4.8%,2008年CPI增長5.9%。自2007年10月上證綜指從6124點用一年的時間股指躍回到1664點。2009年CPI增長-0.7%,2008年10月上證綜指從1664點上漲到2009年8月的3478點。

  經過以上的分析可知,通貨膨脹對我國股市存在負面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不斷上漲會使股票指數下跌,國家出臺的貨幣政策也會作用在股市上,使股指發生波動。一方面,市場會對當前國家的巨集觀政策的出臺作出一定的反應,另一方面,市場也會根據政策對未來進行適當的預期,最終的結果會反映在股票指數的走勢上,通貨膨脹通過經濟預期向股市傳導的路徑得到很好的驗證,通貨膨脹的發生通常會影響到經濟主體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而信心的喪失會馬上反映在股市中,產生比較明顯的利空情緒和行為。

  參考文獻:

  [1]謝百三.化解通脹壓力、搞好股市的13條建議.上海證券報.2010年11月22日

  [2]雷明國.通貨膨脹、股票收益與貨幣政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位論文, 2003

  [3]劉忠江.股票收益率與通貨膨脹率關係[J]求索,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