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太飽的危害

  節食,由On diet省略而來。意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醫生給出的食譜進食。節食本來只是為了健康,但它確實能防止肥胖甚至減肥。漸漸地它又變成減肥的同義詞。世界上任何地區和國家想來都有過以胖為美的時代,如在中國唐朝那樣的時代。在遠古在原始社會能吃得飽吃得胖的人一定是被人羨慕的吧,想想當時食物的匿乏、刀耕火種的辛苦。所以,節食和減肥是社會進步、物質豐富的時代特徵。

  從現代養生說,尤氏的“節食”保養脾胃觀符合科學飲食原則。專家們研究,長期飽食有四大危害:

  1.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可誘發許多嚴重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膽結石、痛風等。所以,“肥而不壽,是百病之源”。

  2.使血液酸化,由於長期過食,體內代謝增加,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過多而使血液酸化,而酸化的血液可誘發許多疾病,所以,醫學家們說:“萬病皆始於酸中毒”。

  3.產生過多自由基。長期過食,尤其是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食物攝入過多,可促使身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研究證實,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元凶”,它不僅促進病理性衰老,還可以加速生理性衰老。

  4.引發老年性痴呆。研究發現,一種叫“纖維芽胞生長因子”的物質可促進腦動脈硬化,引發老年性痴呆。長期飽食,這種“纖維芽胞生長因子”物質在大腦中積聚,使腦動脈發生硬化,引發老年性痴呆。《本草綱目》雲:“飽食不節,殺人頃刻”。《退庵隨筆》中說:“所食慾多,心愈塞,年愈損。”美國抗衰老專家希爾嚴肅地指出:“長期飽食是用牙為自己掘墓,如果你為美食所誘惑,一味追求吃喝,那麼,它的危害會進入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最終會將你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