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果的功效與作用

  銀杏果俗稱生白果。銀杏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大量分佈。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銀杏果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銀杏果的功效和作用

  白果含有: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蟲、縮小便、平皴皺、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其毒性成分為白果酚。

  其味甘,微苦、澀,性溫,有小毒。能溫肺益氣,定喘咳,縮小便,止帶滯,止瀉,益脾。

  抗衰老銀杏還具有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延緩老年人大腦衰老、增強記憶能力、治療老年痴呆症和腦供血不足等功效,銀杏抗衰老的本領。在德國和法國的科學影響很大。

  保護肝臟銀杏還可以保護肝臟、減少心律不齊、防止過敏反應中致命性的支氣管收縮,還可以應用於對付哮喘、移植排異、心肌梗塞、中風、器官保護和透析。

  防治心血管疾病種仁中的黃酮甙、苦內脂對腦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功能減退等疾病還具有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白果不可生食。熟食也不能過多,每次以服10~15g為宜,否則容易中毒。銀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

  白果毒性成分為銀杏毒及白果中性素***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等***。銀杏毒有溶血作用,服用量過大,易中毒,生品毒性更大,而以綠色胚芽最毒。白果的毒性成分能溶於水,加熱可被破壞,故本品熟用毒性小,若做為食品,應去種皮、胚芽,浸泡半天以上,煮熟透後才可食用。一般中毒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煩躁不安,驚厥,精神萎頓,呼吸困難,紫紺,昏迷,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

  銀杏果的分佈地區

  銀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區內,邊緣分佈“北達遼寧省瀋陽,南至廣東省的廣州,東南至臺灣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區的昌都,東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島”,遍及中國22個省***自治區***和3個直轄市。中國的銀杏資源主要分佈在山東、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蘇,湖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省的60多個縣市。從資源分佈量來看,以江蘇、山東、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貴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資源分佈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縣或市,如江蘇的三泰地區、邳州、吳縣,山東的郯城縣、泰安市、煙臺市,廣西的靈川、興安等。許多銀杏專家考證後認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農架等偏僻山區,發現自然繁衍的古銀杏群。它們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樣性、確保銀杏遺傳資源的持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銀杏果的外形

  銀杏果成熟於9月份前後,成熟後果實呈金黃色,類似金橘外形,表面上有白色小點分佈。

  銀杏果的營養價值

  銀杏果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除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濁、縮小便、平皴皺、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銀杏還具有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延緩老年人大腦衰老、增強記憶能力、治療老年痴呆症和腦供血不足等功效,銀杏抗衰老的本領在德國和法國的科學影響很大[1] 。

  銀杏果還可以保護肝臟、減少心律不齊、防止過敏反應中致命性的支氣管收縮,還可以應用於對付哮喘、移植排異、心肌梗塞、中風、器官保護和透析。當代食療專家胡珍珠、竇國祥等,應用營養學和醫藥學原理,給食療以科學的闡釋和分析。他們的著述將祖國食療這一濟世異寶,進行了認真的繼承、系統的整理,使傳統的食療文化大放異彩。保留在各種醫著和流傳在民間的食療方劑,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誠為至穩善之方也。"

  銀杏果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白果中含蛋白質***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36克,粗纖維1.2克,胡蘿蔔素320微克,核黃素50微克,蔗糖5.2克,還原性糖1.1克,鉀19毫克,鈣10毫克,磷218毫克,鐵l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