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閱讀部分複習方法

  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於平時的教學中形成,複習只能是一個加強、提升的過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按課文內容填空。包括本冊書中要求背誦的篇目***也包括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這部分的背誦建議學生背優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內容。***

  ***2***閱讀。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於平時的教學中形成,複習只能是一個加強、提升的過程。所以複習的重點不是放在怎麼讀,而是放在怎麼審題、怎麼解題的方法上。如:在做閱讀題時先要求學生把短文讀一遍,大體知道短文講了什麼內容,再讀讀短文後面的習題,帶著這些問題把短文再讀兩遍,然後再動筆答題。在答題時要注意格式:問答題要寫答,回答問題要完整。在做每一道題時,要求學生審清楚題目要我們做什麼?怎麼做?

  教師可根據教材出一些閱讀題或從試卷中選擇一些閱讀篇目,多讓學生見各種題型,在做之前先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再讓學生當堂完成,當堂分析、講解,以提高複習效率。做一道題有一道題的效果。儘量不要讓學生帶回家完成。對於錯得多的題不要只講答案,一定要講方法,讓學生知道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思考?為什麼這樣回答?如:理解詞語的意思這樣的題,可用換詞、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來做。而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教師要總結出一些常見問題的方式方法.如:如何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如何概括中心,如何解詞,如何概括段意等等。

  人教版小學語文閱讀部分解題方法

  一、題型:段意、主要內容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二、選擇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問答題都是根據中心解答的***

  例如:談談你的收穫;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你有什麼啟發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寫人的,主要是讚美主人公的某些優秀品質;

  寫景主要讚美景的美麗可愛。

  寫物比較複雜一點,單純寫物,就是表達對物的喜歡;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類文章的結尾部分,仔細地揣摩,看它那些帶有議論性的話,如果有寫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說理的意思,那麼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義

  所謂的含義就是蘊含在文章裡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的,要通過我們仔細的揣摩,採取一找二寫的方法來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兩種。明的就是在文章結束那些議論性的話,你把它拿過來,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難度大一點,必須在通曉全文的基礎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關鍵詞摘錄出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總起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篇末點題;照應開頭

  五、修辭手法的運用和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人教版小學語文閱讀部分答題技巧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讚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讚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型別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祕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醜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麼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托了記述物件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對以上型別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