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複習題

  做練習可以幫助記憶,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第二課 土壤與植物的生長

  一、填空。

  第一課 小苗的誕生

  1、在農業生產中,發現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花生種在不同型別的土壤中產量不同。這說明【土壤】對植物生長具有一定的影響。

  2、根據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類:

  含沙多的叫【沙質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質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這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質土②壤土③黏質土】。

  4、由土壤的滲水能力我們可以推測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質土②壤土③沙質土】。

  5、沙質土的【滲水能力最強】;黏質土的【滲水能力最弱】。

  6、黏質土的【保水能力最強】;沙質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滲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氣性】等都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影響。

  8、沙質土:含砂粒較多,滲水快,保水能力差。

  黏質土:含黏粒較多,,滲水慢,保水能力強

  壤土:土壤質地均勻,砂粒、黏粒所佔比例大體相等,通氣透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好。

  9、黏質土適宜種植【芭蕉、水稻、荷花、蓮花、蘆葦】等。

  10、壤土既【保水】,又【保肥】,適宜種植【月季、玫瑰、鳳仙、龜背竹、百合竹、小麥、玉米】等植物。

  11、沙質土中水肥容易流失,但透氣性好,適宜種植【西瓜、仙人掌、紅薯、花生、馬玲薯、西瓜】等塊根莖作物。

  12、沙質土、黏制土、壤土都有一定的【滲水能力】。

  二、問答

  我們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是什麼?為什麼當地適合生長這些農作物?

  答:我們當地的農田屬於壤土,它適合種小麥、玉米、棉花、豆角、月季等。

  第三課 怎樣使植物長得更好

  一、填空。

  1、植物的小苗鑽出土壤後,有些能【茁壯成長】;有些則【長得緩慢】;有些開始【長得很好】,過了一段時間卻【乾枯死亡了】。

  2、“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這說明【水】、【光照】、【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生長有影響。

  3、多數植物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的要好一些。

  4、我們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樣才能生長得更好。

  5、【對比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6、研究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實驗方法是:將植物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的植物數量【相同】,生長情況【相似】。然後想辦法讓【實驗組】的植物生長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讓對照組的植物生長在【黑暗】的地方。

  7、研究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除了光照以外,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其他條件應保持【相同】。

  8、種子的壽命與【儲存條件】有關,在【低溫】、【乾燥】的情況下儲存壽命可以延長。

  9、磚廠燒磚的土選用黏土是因為土的顆粒小,黏性好,磚的硬度大且非常堅固。

  10、豆苗適合在【沙質土】裡生長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鬆、透氣性好。】

  11、要使植物生長得更好,除了【充足的光照】、【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12、 “喜陰植物”在植物學中被稱為【耐陰植物】,是指不適合【直接】在陽光照耀下生活的植物。它們只能生活在【背光】的環境中,否則就會死亡。

  13、喜陰植物的特點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別強,能在很弱的陽光下正常生長。】

  14、喜陰植物有【半夏、劍蘭、海棠、蝴蝶蘭、蘆薈】。

  15、【樟樹】是喜陽植物,在幼苗時期怕強烈的陽光照射,只適合在弱光的環境下生長。

  二、問答。

  1、我們怎樣使植物生長得更好?

  答:可以給植物定期澆水、除草、除蟲、鬆土、施肥,給攀緣植物搭架幫助其生長等。

  2、在研究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有同學將對照組放進冰箱中,這種設計合理嗎?

  答:這種設計不合理,因為一般冰箱中是無光的、黑暗的,因此,這種設計雖然滿足了溫度的變化,但光照也發生了變化,從而無法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第四課 根和莖

  一、填空。

  1、構成種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根】、【莖】和【葉】是植物從外界獲取營養的重要器官。

  3、按植物根的特點,可以把植物分為【直根系】和【鬚根系】兩大類。

  4、直根系的植物有【白菜、松樹、棉花、油菜、蒲公英、香菜、菠菜。】

  5、變態的貯藏根有【胡蘿蔔、蘿蔔、甘薯。】

  6、鬚根系的植物有【水稻、小麥、蔥、蒜】。

  7、根的共同特點是:【根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長,一般都生長在地下。】

  8、根的作用是:【①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②吸收、輸送水和無機鹽。③貯藏營養物質。④少數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9、植物莖的作用是:【①具有輸導的功能。②繁殖的作用。③儲藏營養的作用。】

  10、植物的莖與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區別是:【莖有“節”和“芽”,而根則沒有“節”和“芽”。】

  11、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實驗中,在玻璃瓶裡的水面上滴一層油,作用是【防止水分蒸發】。

  二、問答。

  怎樣證明莖有運輸水分的功能?

  【取一些芹菜或白色康乃馨,插入滴有一兩滴紅墨水的瓶中,過一段時間後,莖和葉上就出現了紅色斑紋。說明莖有運輸水分的功能。】

  第五課 動物的食物

  一、填空。

  1、根據動物的食性可以把動物分為【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

  2、有些動物只以植物為食物,叫【草食性動物】,有些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物,叫【肉食性動物】,有些動物既吃植物也吃動物,叫【雜食性動物】。

  3、植物能夠【自己製造養分,獲得能量】。動物需要【攝取各種食物來獲取營養和能量】。

  4、草食性動物有【蝴蝶、蛾、鸚鵡、大熊貓、牛、羊。】

  5、肉食性動物有【老虎、貓、鯊魚、齒鯨。】

  6、雜食性動物有【豬、螞蟻、老鼠、烏鴉、大猩猩。】

  二、問答。

  1、動物的牙齒和爪的不同特點對動物的捕食有什麼好處?

  草食性動物的犬齒退化,門齒髮達像鍘刀適於切草,腿較長,趾端有蹄,便於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敵害和覓食。

  肉食性動物的牙齒十分尖利,便於撕咬獵物。指趾端長著能伸縮的利爪,便於抓捕食物。

  雜食性動物既有發達的犬齒又有像鍘刀一樣的門齒既可以吃肉類,又可以吃植物類的食物,爪比較長,便於攀援,可以幫助它們摘到更高處的果實,還可以躲避天敵的捕食。

  2、舉例說明"動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環境"。

  答:草食性動物,例如馬、牛、羊及一些鼠類需要廣闊的草場,肉食性動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獲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3、我們應當採取哪些措施保護動物的生存環境?

  1建立自然保護區。○2禁止捕殺,退耕還林。 ○

  3不過度放牧,封山造林,植樹種草,禁止亂砍濫伐。 ○

  4保護水源,河流不受汙染。 ○

  第六課 葵花向陽

  一、填空。

  1、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陽光。在沒有光的黑暗世界裡,人們很難【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向日葵的花盤能向著太陽的方向轉動,這種特性稱為【向光性】。

  3、大多數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還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4、植物的莖、葉、花等器官都有【向光性】,除此外,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5、多數植物的根、莖生長方向有共同規律,一般情況下,根總是【向下生長】,莖總是【向上生長】。

  6、【植物的根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總是向地下生長】,這種特性稱為向地性。

  7、“飛蛾撲火”說明有些昆蟲有【向光性】。

  8、蚯蚓適於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

  9、養魚者可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蟲的【趨光性】,用燈光【誘集昆蟲來餵魚】。

  10、燈光誘蟲養魚法一般採用【黑光燈或普通燈泡】,以【黑光燈】為常用,而且【效果最佳】。

  11、植物的向性運動,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觸性】、【向化性】等。

  二、問答。

  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麼方向生長?為什麼?

  【向四面八方生長,因為太空中沒有地球的引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