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計劃

  新的學期已經到來,一年級如何制定體育下冊教學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指導思想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以提高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為宗旨,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2、貫徹健康第一和麵向全體學生的思想。

  3、根據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水平一和五大領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 發展、心理髮展和社會適應***的目標制訂本計劃。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共有25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喜歡接受新知識,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男女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同時他們的模仿能力強,但對體育基本活動的動作概念和方法瞭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動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活動起來,學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和方法,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各種體育活動的技術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礎。同時重視趣味遊戲教學,並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簡單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身 體的正確姿勢,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和正常生長髮育,增進身體健康。

  2、學生在身體活動當中,伴隨著豐富的心理活動和各體育群體社會性的交往活動,感受到友好合作,團結友愛的情趣,體驗自信、健全的個性心理。

  3、通過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遵守紀律、勇敢頑強、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優良作風和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措施

  低年級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一年級學生的情況有儘可能多的瞭解,如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與理解力都較差的等特點。一般說來,一年級小學生多數來自幼兒園,他們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佇列隊形如站隊、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等動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動作和活動性遊戲等,但對體育的知識概念還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作基礎即接受能力。教師要加強:

  1、理論學習,深入研究新課改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多利用宣傳欄和廣播站等形式,對運動成績和思想品質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加強體育練習。

  3、斷學習和改進練習方法,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讓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簡單的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

  4、多進行遊戲和身體能力練習,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水平。

  篇二

  一: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年齡較小,接觸的東西也少,什麼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什麼對他們來說也是從零做起的,喜歡接受新知識,但對某些難度教大的知識接受較慢,特別是對某些協調性要求較強的東西,力量也比較差,男女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女生和男生一樣活潑,應多以遊戲為主,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教材較為簡單,本冊教材內容有:體育基礎知識***看圖學習體育知識天天進行身體鍛鍊***、韻律體操及舞蹈***在歡樂的日子裡***、田徑類的跳躍***單腳跳雙腳跳跳繩跳高***和投擲***輕物擲遠拋接球***、體操***團身前後滾動分腿跪撐後仰 蹲撐往低處滾翻團身前滾翻蹲撐前滾翻抱腿起***、佇列練習、走跑練習***30米跑 高抬腿跑 300-500跑走交替***、步法練習***跑跳步 踏跳步踏點步後踢步小碎步小跑步***。內容簡單,但全是基礎的東西,所以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體操難度較大,教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動作難度,多加以引導,給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

  2、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下一頁更多精彩“”